2025 飛跑 | 星光熠熠, 闪耀伦马


张全,邱峰, 张旭(Eric), 林静

在世界马拉松六大满贯中,伦敦马拉松不仅以经典的赛道风景和全民支持的热烈氛围闻名,更因“最难中签”而成为无数跑者心中的梦想赛事。作为六大春季赛事的压轴之站,它与波士顿马拉松、东京马拉松共同构成春季赛事的盛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大众跑者满怀向往奔向泰晤士河畔。

伦敦马拉松的达标名额仅对英国本地居民开放,国际跑者若想踏上这条荣耀之路,只能依靠抽签、跑团积分、慈善捐款或旅行团名额等方式获取参赛资格。高门槛让许多跑者年复一年地投签等待,或另辟蹊径追逐梦想。

2025年4月27日的伦敦,阳光格外慷慨,56640位幸运跑者从格林威治公园出发,穿越伦敦塔桥,大本钟,议会大厦,最终迈过白金汉宫前的终点线,助力今年的伦马成为历史上完赛人数最多的一届马拉松。

飛跑团的彭小航与张全夫妇、邱峰、翁乃栋、张旭与张勤夫妇、林静,圆满完赛,有幸共同创造这一历史时刻。其中彭小航、邱峰、翁乃栋和张勤更是在伦马完赛后,成功集齐六大满贯奖牌,圆梦六星!

从热血初马到六星圆梦,每一步都值得被铭记。接下来的每篇赛记,都是他们在伦敦留下的荣誉篇章,更是飛跑团共同的骄傲。

张全

邱峰

彭小航,邱峰

张勤,张旭

翁乃栋

林静

🏅🏅🏅🏅🏅🏅

张全

📌报名

伦敦马是六大满贯之一,自然也是每个跑马者心中的目标。都说抽中伦敦马的机会很低,我家领导试了多年都没中过,不出所料我们今年也双双落选。落选后我们马上决定花钱买旅游package参赛。


📌训练

报完名后,下一步自然就是要订一个比赛目标和训练计划。因为伦敦马赛道不难,总共爬升不超过500英尺,再加上往年比赛天气不热,是出成绩的大赛,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4:13,这是我这个年龄组age group championship 达标的时间。

由于我过去跑马伤过,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我给自己订的要求就是慢跑,不受伤。在没有比赛的时候,平时都是慢跑11分半/迈,每周跑量在36迈左右,只有周末跑个半马。伦敦马比赛前三个月,我开始增加了跑量,周跑量达到45迈左右,配速也提到11分/迈,还增加了一些100米的快速跑。为了检验我的训练效果,3 月初我参加了一个半马比赛,成绩是1:58:40。因此我对我全马比赛的目标有了信心。


📌比赛

马拉松比赛的成绩受天气的影响很大。我伦敦马的训练全部是在冬天完成的,万万没想到比赛那天伦敦的天气居然会升到70度。跑前一再收到赛事组织者的通知,比赛当天温度高,让大家调整计划,降低配速。我想我只能凭着感觉跑了。

伦敦马报名时要填一个预估成绩,就是说你计划跑多快,我就给了4:10。根据这个成绩,我被分到了红区第7组出发,出发时间是早上10:20,当时大太阳当头照,万里无云,温度60F。

比赛前上厕所排大队,有的队有上百人,转着圈排队,我耐心的一个一个的队去查看,最后终于让我找到只有十几个人的队,省了不少排队时间。

今年的伦敦马有5万多人参加,完赛的人数创造了吉尼斯纪录。可想而知赛道上一直都有很多人,比较挤。赛道两边的观众非常热情,不断的喊叫,还喊跑者的名字。音乐,锣鼓,管弦乐队振奋人心,我第一迈跑得很保守,就怕心跳上去。第二迈以后按计划跑。 跑到半马的时候,2:05,还在计划之中。

为了让大家能在高温下跑好,组织者在原有的9个水站之外,特地设了18个喷水站和三个冰站。我为了降温,每个水站都要一瓶水,往头上身上浇。每到一个喷水的地方,都要跑过去把自己淋湿了,这个方法很管用,头20迈我的心跳一直都保持在150以下。

半马过后,已是中午12点半,温度已升到了70度。由于温度较高,不敢再维持原计划,开始降速,完全凭感觉跑,谁知过了22迈后,居然没有撞墙的感觉,反而感到很有劲,开始加速,最后一迈拼命往前冲,可惜冲得太晚了,没能把丢掉的时间找回来,最后成绩是4:13:39。 尽管没达标,但是这么热的天气跑出这个成绩,我已是很满意了。赛方提前告知赛后不提供吃的。要自己带,可以存包,把吃的东西放在存包里,赛后自己补充能量。不过等我跑完,已经被能量胶塞满了,吃不下任何东西。

整个跑马过程只注意脚下和超人,很遗憾没有精力好好欣赏赛道的风景,有乐队的地方也只是特意转头看一眼。但是我记得跑到Tower Bridge 的地方眼前突然一亮,叹一声,好漂亮的桥啊!我们真是有幸能在伦敦马中穿过此桥。

📌经验总结
  • 我热天跑马的经验就是,多往身上浇水,不让体温上去。我本想把冰放在帽子里,再戴到头上,没成功,最后只有把冰放在嘴里。
  • 伦敦马人多,赛道上很挤,我不断的在两个人之间的窄缝中超人,经常要减速。所以报名的时候,最好把预估时间给短一点,早点起跑,减少超人的机会。
  • 厕所很多,但是人也多,排大队,要多找一找,一定会有队伍短的。
 🏅🏅🏅🏅🏅🏅

邱峰 

📌伦敦:六星旅程的圆满句点

伦敦是一个有历史的城市。

4月25日一早与女儿Olivia及女儿的男友Justin抵达伦敦 Gatwick 机场,搭乘火车前往 Waterloo 站,走到 Park Plaza County Hall Hotel 存好行李后,开启了伦敦之旅暴走模式的第一天。先去参观了圣保罗大教堂,随后前往大英博物馆,下午赶去马拉松 Expo 领取 Bib。回到旅馆办理入住后,在 伦敦眼、大本钟附近随便转了转,感受了一下泰晤士河畔的春光。傍晚如约前往 Hotel Café Royal,与早先抵达伦敦的 Justin父母一起吃下午茶。我也不知道伦敦当地人一般的下午茶吃多少,这个高档酒店里前后三小时的下午茶吃完后,是断然吃不下晚饭了。


4月26日清晨,沿泰晤士河两岸慢跑,从旅馆出发跑到 London Bridge,再到 Tower Bridge,过桥后绕到伦敦塔,最后从 Westminster Bridge 过河返回。吃过早餐后,和 Olivia、Justin一起前往 西敏寺、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等地打卡,时间有限就没参加导览。之后步行前往 Tower Bridge,横穿过河到对岸参观 伦敦塔,最后走上千禧桥回来,晚餐在一家中餐馆吃了碗暖心的面条,结束第二天的持续暴走。

这一周伦敦的天气对游客来说简直太给力了!每天都是晴空万里。尤其是 27日马拉松当天,气温达到全周最高,组委会还连发两次高温预警!

比赛当天早上7点阳光就已经很刺眼了。我和 Justin 的起跑时间在 10:10 到 10:20 之间,吃完早餐前往起点,和来自武大的同学、校友们偶遇,拍了合照。排队进起点前还偶遇了晓燕和军长,便与晓燕一起开跑。


前半程我们保持在 8:30 配速,后来人多跑散了。因为长距离训练不足、旧伤未愈,我在后半程明显顶不住,最终以 4:05:44 完赛。太阳太毒,把我晒成了“非洲人”,而且前半程太快,照片大多拍在后面,结果脸上表情就是“生无可恋”的样子。

更悲催的是——伦马竟然掉链子,我的成绩直到两天后才出来,让关心我的朋友们都着急了!不过,完赛还是满满成就感。在六星奖牌拍照区偶遇了平安谷老朋友——老彭,算是意外之喜。

赛后赶回旅馆直接躺平,Justin 还有精力在完赛后马不停蹄去参观莎士比亚剧院,年轻真好啊!我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根本还不知道马拉松是什么。今年距离我的首马——2008年的费马已经过去了整整17年。

最初开始跑步,只是为了锻炼身体。虽知道有BQ(波马资格)与NQ(纽马资格)这样的门槛,但对任何训练计划都一无所知。那时候,每天跑5-6英里,每周跑7天,就连在比赛前一天也是照常跑5英里。费马首马以3:38:30完赛,差4分钟与BQ擦肩而过。那之后我将日跑量增加到7英里,翌年再次挑战费马,以3:28:17的成绩达标纽马和波马,开启了我漫长的六大满贯之路。

📌纽约 & 波士顿:世界大马的首秀

2010年,我第一次跑纽约马拉松,以 3:40:33 完赛,时间久远,已记不清太多细节了。
2011年是首次波士顿马拉松,完赛时间 3:44:46。那时候的跑圈远不像现在这么火,没有跑团、没有科学训练,更不懂如何“抢镜”官方摄影点。遗憾的是,这两场都没有留下什么照片。
2013那一年是令人永生难忘的波士顿爆炸事件。虽然很多跑者因安保原因未能完赛,而我却有幸在爆炸发生前顺利冲过终点,是幸运者之一。


📌芝加哥:家庭与马拉松的交汇

芝加哥马拉松从2014年起开始执行抽签,我在2016年幸运中签得以报上名去参赛。那时还没想着什么六大满贯,只是因为这是我的 50州50马之旅的一站,刚好大女儿也住在芝加哥,二女儿也正好要去参观芝加哥大学。

为了不耽误孩子上课,芝马行程异常紧凑。我们周五晚饭后开车出发,周六早上 9 点赶到 Expo 领 完Bib,带孩子去芝大参加了校园活动,我得以趁机在车上小睡片刻。晚上入住酒店后,与大女儿、女婿一同外出吃牛排,他们逛街,我回房睡觉养神。周日凌晨五点起床出发,比赛当天气温完美,华氏 40 度到 60 多度之间,最终以 3:33:28 完赛。赛后火速赶回宾馆洗澡退房,又马不停蹄赶去西北大学参观,晚饭后连夜驱车返程,第二天早上 7:30 把老二老三送到学校,我也直接去上班——完美又紧张的芝加哥之旅!

芝马之后,我已完成美国三大马,也正式将目标锁定在全球六大满贯中的其余三场海外的赛事。



📌柏林:在伤痛中坚持的奔跑

2017年,柏林马同样是报了就中签。那一年跑得颇为艰难。2018年是我挑战 50州50马计划的第二年,几乎每月都有比赛。8月在 Idaho 的 Mesa Falls 马拉松中,因不适应十多英里长的碎石路段,不慎伤到右腿,被迫弃赛一场。

于是我带着“打酱油”的心态轻松上阵,最终以 4:43:40 顺利完赛。赛后与岚山跑团的万队、军长和一众姐们小聚,啤酒、猪肘子率先登场,我还从后台“顺”出两瓶红酒助兴。大家一路从傍晚嗨到酒店打烊,第二天仍兴致不减,继续狂欢到各自踏上返程,满载回忆收工。



📌东京 伦敦:志在必得的最后两颗星

东马和伦马这两年怎么抽都不中。2024年因腿伤困扰,让我意识到:必须抓住机会完成最后的东马和伦马了。担心以后跑不动,2025年果断报名获取了东马的慈善名额(捐了20万日元才被选中);同时也通过 Runbuk 旅行团报名了伦马。

2月27日从美东启程,28日下午抵达东京成田机场,赶火车转地铁,压线抵达 Expo 领 Bib。当时手机网络尚未设置好,但东京人非常友好,几经辗转终于顺利入住酒店。

东京的 Expo 没有能量胶卖,听说赛道上也没有。3月1日晚上住在起点旁的 Hyatt 酒店,第二天一早下楼就是起点,极为方便。我在 Starbucks 买了点心面包当早餐,留下两块随身带上赛道。

比赛当天虽然气温较高,但上午是阴天,没有直晒,起跑也早,感觉并不难受。因旧伤未愈且无长距离训练,配速控制在每英里 10–11 分钟,全程状态良好,照片里笑容也还灿烂。最终以 4:25:44 完赛。



六大完成,新的目标正在酝酿中。下半年确定参赛的只有纽马,明年春季则在考虑参加赌城的REVEL Mt. Charleston下坡马。如果工作和身体条件允许,希望借此冲一冲个人最好成绩。


“邱”者,山之高也。“峰”者,志之巅也。

天命之年出发,花甲之年功成。十一年,跑通”50州50马“,身体和意志的持续狂欢,令人无比佩服+艳羡!如今鬓角虽白,未见沧桑,继续马不停蹄,冲大满贯,摘“六星”,胸前沉甸甸的不仅是荣耀,更是生命的力量!

永不止步是跑者的勋章,邱峰大哥您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双脚为笔,岁月当墨,书写跑步人生,致敬生命之美!

祝贺邱峰老师!祝福一路坦途!

——岚山土匪大娟儿

🏅🏅🏅🏅🏅🏅

张旭

时光如飞,一转眼后视镜里2025伦敦马拉松已经是一个多月前了。但难忘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

伦敦马拉松是大满贯赛事之一, 抽签机率极低。本没有计划要跑, 可居然抽中了, 就变成了不跑白不跑的比赛。 LD也买了一个Charity Package来参加。 这是她六星之路的最后一站。 按照她不喜欢做重复事情的习惯, 这也是我们一起跑大满贯赛事唯一的机会了, 难得。


比赛前几个月各种事情打断时间安排, 根本无法进行应有的训练,因此也没有抱任何的预想,我就约定和LD一起跑。加上她比赛前六天还要跑波士顿马拉松,我就更加放松了, 这注定了是一场欢乐跑。

比赛前的周四,我们搭红眼飞机到了伦敦。 马不停蹄地跳上火车去Expo取Bib。一到Expo就觉得进入了一个跑者的世界。 这是我第一场大马, 还没有见过这么大阵势的Expo。进进出出的 ,有人骄傲地穿着以前大马赛事的外套, 也有人已经迫不及待把今年伦马的衣服套上了。大马的商业头脑也是满满的。 一进门取了Bib, 可为了取那件参赛的免费T恤衫, 我们需要穿过整个展区, 浏览各种从头到脚比赛用品。同去的小伙伴们还对这次的衣服颜色不太满意,而我已不敌诱惑,第一个把这次的外套和帽子都买下了。 接下来就是无穷无尽的各种摆拍, 这是跑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你明白的。


周六的任务有两个,第一是参加早上岚山跑团组织的在海德公园的晨跑。第二就是吃, aka 加碳。两个活动都有北美来的跑者六七十人参加,非常热闹。认识的朋友见面格外亲切,不认识的朋友也是一见如故。大家都为着明天的比赛兴奋地谈论着。不得不感叹马拉松这个坑有多深让这么多的人义无反顾都跳了进来。 经过中餐晚餐两次的投喂,我们步履蹒跚地回到了旅馆,早早的为了明天的比赛安寝了。


周日的比赛完完全全的按计划成了欢乐跑。 因为是欢乐跑也就没有了什么体感配速这类的总结和分享了。 虽然自己没有尽力,但是伦敦却拿出了一个沸腾的大都市给每一个跑者。从Greenwich出发后, 除了前三四迈之外, 街道两边都是密密麻麻的观众。 他们有自发的群众,也有各个慈善机构组织的啦啦团队。他们用自己的声音,各样的鼓声,各样的乐器为跑者们打气加油。在赛道狭窄的地段,感觉就像跑过了一段啦啦的Tunnel。 那股热情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跑者。这个城市今天为了你倾城而出, 这个城市今天是属于每一个跑者的。


上两次跑马,为了一个小小的目标跑得六亲不认,沿途什么都没看见。 这次则充分地享受了整个赛道。沿途和很多可爱的小朋友击掌互动,也看到了每一个表演。 唯一错过了一个合唱团的表演,我跑过的时候他们刚刚唱累了,正在休息。遇到重要风景点的时候,我们不惜停下来当街摆拍。赛前曾经研究官方摄影师出现的位置,但也不得不承认在赛道上找摄影师的挑战不亚于冲击自己的PR。多次看到摄影师准备摆姿势时已经是零距离了。写这个小文的时候,2026年伦敦马拉松的抽签报名已经结束了。一百一十万人报名,明年的中签率将又会创新低。 机会难得,我们这次把握机会快乐伦敦还是非常正确的。


出发若干小时后(成绩太慢就不晒了), 我们跑过Buckingham Palace结束了这场难忘的比赛。 LD如愿以偿拿到了她大满贯六星奖牌, 而我也带上第一块大满贯的完赛奖牌。想起了开始跑步这几年自己的付出加上LD的彼此支持和跑团小伙伴们的鼓励和帮助, 不禁感慨。 感恩能够有机会进入这项体育, 也感恩一路有你们。

🏅🏅🏅🏅🏅🏅

林静


🏅🏅🏅🏅🏅🏅

回望2024年,飛跑团的另外两名OG跑者也正是在伦马的赛道上迎来了他们六星之旅的最后一站,达成大满贯。让我们一起也再为他们送上祝贺与祝福,期待他们奔赴下一个更加精彩的目标!

李宝庆

刘翔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Road to Boston

2025 · Jim Thorpe 飛跑在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