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d to Boston
郑郑
我的波马之旅,始于2023年。那年胖总跑完波马之后说波马跑累了,以后不再跑了。当了多年波马观众的我,第一反应居然是:那咱俩一起跑一次,然后你再挂靴吧。做了决定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啦,全过程拢共分三步。
第一步是最简单的,就是报名。这里有个小小的问题就是报名还要有资格……当时的Qualifying Time是3:20。我的最近两次的马拉松成绩分别是4:34 (2022 Big Sur) 和 3:36 (2022 Chicago)。嗯,稍微有那么一点差距。没事,练就是了,能有多难。于是开始了人生第一次无比认真的跟计划练,准备目标比赛Erie Marathon。功夫不负有心人,23年9月在Erie BQ了,3:19:35,成功BQ25秒。然并卵,毫无悬念的被cutoff了。没关系,我又开始了人生第二次无比认真的跟计划练,准备24年春天Rehoboth Delaware Marathon。这次跑一半直接被晒退赛了(我是真的应付不了热天在大太阳下面跑步)。不叫事儿,重整旗鼓再出发。训练还在,回到家就马上报名两周后的Jim Thorpe marathon。功夫再次不负有心人,JT又BQ了,3:10:27,成功BQ将近10分钟。毋庸置疑的,这次cutoff不掉我了,哈哈哈!2025波马资格到手。
第二步准备比赛。既然好不容易参加一次,还是想好好赛一场。于是24-25的冬训,人生第三次认真的跟计划练。计划中3月底的Love Run是作为一个tune up race来跑的。跟计划不太一样的就是比赛当天状态不错跑high了,半马1:28 PR了。乐极生悲,作为代价就是赛后发现脚面上一根大筋肿起来一个包包,至今不知道病理原因何在。带病训练不是我的风格,于是提前5周就开始taper(aka歇了)。至于对比赛的影响,到时候就知道了。
第三步就是参赛啦!波马不是全家第一次来了。我家老贝年岁已高(16岁高龄),估计今年是最后一次带他跑这么远了。之前几次都是陪妈妈来,在赛道给妈妈加油。这次要自己在酒店睡觉等爸妈一起跑完回来了。为了弥补一下对毛孩子的亏欠,特地提前几天就到了波士顿,就是想赛前带他四处转转玩玩。于是抵达酒店的第二天,我们特地开车延赛道兜了一圈,随心停下来溜达溜达。
(Natick小镇-波马沿线真的是没什么可看的,除了疯狂的观众,跟普通乡村马没啥区别)
(贝克和Spencer雕像合影)
去EXPO还有个小意外。志愿者几个人轮番上场翻到满头大汗,也没在箱子里找到我的bib。排在我后面的人当时看我的眼神都有点:别是个骗跑的吧。无奈,又花了不少时间,等主办方现场给我现分配了一个新号码布。新号码布还行,看着挺像真的,不是手写的,我们也就高高兴兴的拿着走了。胖总评价:搞不好,你这个情况在波马史上堪称百年一遇。
吃吃玩玩,转眼就到了比赛当天。
第一次参赛,我看什么都新鲜。胖总作为波马老炮儿,沿途一直不断给我介绍。感觉随身带了一个导游。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怎么要走这么远才到starting line啊……我们到运动员村比较晚了,在这没怎么停留就奔starting line而去。跟着人流也不知道走了多久才看到排队出发的corral,圈起来一个一个的方阵,像一罐一罐的沙丁鱼。我找到自己的corra进去不到一分钟,我们这个罐头就开始移动准备出发了。时间刚刚好,省的无聊傻等着。
出发!
当天风和日丽,是个春游的好日子。就是人有点多,颇有国内长假网红景区打卡的赶脚。
1-4迈:
起跑以后,牢记前辈们“波马开头一定要慢,下坡不要冲"的教诲,克制克制再克制。跟着春游的人流7:15的配速起跑,尽量不超人。一迈以后,慢慢提速到目标MP 7:00。嘿,一切尽在掌握中。
4-12迈:
4迈是个转折点,跑着跑着,碰上了老同学冲哥(注:破三老炮)。他正在我前面晃悠呢,我上去拍个肩。俩人简单互相问候,问了问对方打算咋跑,我说了一下我的目标:7分配跑,跑哪算哪,争取能PR。他意味深长的跟我说:“波马赛道出成绩有点难啊……成绩就是成绩,谁管你是哪出的……我跟你说的的下坡马你看了没有。” 我:“……是是是,对对对,回家就报……” 嘴上虽然在对付,但是配速却是实实在在的下来了。兴许是冲哥的观点说服了我。配速一路往下出溜到7:30。注意力也从呼吸,步频转到了赛道上的选手,路边的观众。从准备波马开始,所有参加的比赛都是当作race。也许这次轻松一下,只是finish也不赖。
12迈左右的Wellesley前站是我很期待的(不要误会,不是期待热情狂野的学院大妹子们)。以往的波马,这里总是我和贝克给胖总加油的地方。今年不同的是,远道从宾州赶来专门给我们加油的朋友一家也在这里等我们!老远就能看见他们举着牌子冲我挥手,心里暖暖的。
(必须停下来拍照留念,第一次拥有专属自己的加油牌子)
12-21迈:
尖叫隧道(scream tunnel)已经被胖总在赛前科普过了,不是真的隧道,只是密密麻麻站在路边尖叫加油的大姑娘们。真见到了那场景还是很震撼的!看着一只只伸出来期待的小手,我纠结啊,拍哪个呢?拍了这个,略过那个会不会有点不礼貌,嗯?为了公平,我决定了,一直伸着手跑过这段,雨露均沾!没多久,我就有点后悔了。这段路怎么这么长!胳膊伸的都酸了,还没看到头,既然开始了就只能咬牙坚持啊。有个姑娘可能觉得拍手有些俗套,决定改握手了,她决定了也没告诉我啊,没有心里准备的我,直接被拉成90度右转外加滑跪。(BGM ~~有一個姑娘她有一些叛逆她還有一些瘋狂)
(不好意思啊,穷人没买照片,水印还在,但是幸福的表情溢于言表)
带着酸疼的胳膊,一路跑到Newton。因为准备充分,准确的找到了北大加油点,祭出了蓄谋已久的微笑!
(照片上挥手看着有些犹豫……因为挥着挥着,发现北大队旗后面站的全是外国人,没一个认识的……有点懵逼。后来加油小分队告诉我,挂旗子的地方被人占了,他们只能站在别的地方)
因为跑的不快,牛顿四连坡感触不深。也许是前面起起伏伏太多,早就爬麻了。
21迈-终点
21迈之后,基本都是下坡。跑起来更轻松了。跟观众互动越来越多,基本上路边给什么我就拿什么:糖,橙子,冰块,冰棍,小瓶水,纸巾,Bio Freeze……啤酒犹豫了几次,最终还是没拿,因为没找到合适的下酒菜儿。
(只要听到路边中文喊加油的,我都回应一下。于是就有了这张回眸一笑)
临近终点,有终于跑进城了的感觉。路边建筑物高了起来。气氛也越来越high。自己也被带动了,最后一个转弯之后,远远的已经能看到终点,冲鸭!以自认为饱满的状态越过终点线。波马之旅,完美撒花!
(赛后老两口合影留念)
如果你还在为参加波马而努力。祝你心愿达成。波马确实值得付出努力来体验一次。
如果你还没有机会参加波马,也不必太沮丧。波马并不比你跑的其他马拉松更高级。它只是一个不同的赛道。
最后的最后,需要感谢以下亲朋好友(排名不分先后):
功翠姐,建平哥陪我一起去Erie尝试BQ,给我加油。那次的比赛给了我信心。
在Rehoboth,翔哥不辞辛苦帮粗心大意的胖总把跑鞋带到现场。蒲大锅开车把我从退赛地点拉回起点,让我省下了体力,有可能两周之后就去跑JT。
在JT,蒋委员长pace我后半程,建平哥骑车当私补。那次的成绩跟你们是分不开的。
(笔芯)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