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 Jim Thorpe 飛跑在山水之间
颜连学,邓兴华, 黄红,蒋伟,侯晓冰
Jim Thorpe,这座以纪念著名印第安全能运动员 Jim Thorpe 命名的小镇,被誉为“宾州的小瑞士”,同时也是从费城通往Poconos山区的门户。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还承办着一年一度的春季马拉松系列赛事。
这一赛事始于2019年,由 RUNEgades 组织,设有全程、半程和7英里比赛,旨在为当地慈善机构筹款,同时为跑者提供一个结合自然美景与挑战性的跑步盛会。
其中,全程马拉松是波士顿马拉松资格赛之一。赛道沿着风景秀丽的 Lehigh Gorge 铁道步道展开,路面为硬质土壤和碎石,宽阔平坦,并整体呈0.5%至1%的下坡,是众多跑者实现波士顿马拉松达标或刷新个人最佳成绩的理想赛道。
自赛事创办以来,飛跑团几乎年年都有参赛选手,不少跑者正是在这条赛道上实现了波马达标的梦想。今年,飛跑团的参赛规模更胜以往——不仅参赛人数众多,后勤和啦啦队的支持也十分到位,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蒲正,连续两个比赛日一早出发,担任“车夫”接送选手,全力保障队友顺利完赛。而在官方配速团队中,更有多达六位飛跑团的成员担任配速员,帮助更多人实现目标。
如今,Jim Thorpe 马拉松,已逐渐成为继费城马拉松和 Love Run 之后,飛跑团参与度极高的热门比赛之一。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跑团成员们在山水之间奔跑的英姿与体验,也许你也会从中感受到一丝感动与心动——在来年,奔赴一场属于你和Jim Thorpe的山水之约。
适度保守预设目标,积极发挥努力输出
——三跑Jim Thorpe马总结
颜连学
Jim Thorpe马拉松我已经跑过三次了,分别是2021年3:23:12完赛,2024年3:21:30完赛和今年3:22:32完赛。同样的赛道,非常接近的成绩,没有特别的惊喜,也没有特别的失落。但每次参赛的经验和感受仍是有不一样的地方,简单总结一下以利未来更好发挥。
2021年,乘BQ之剩勇首跑Jim Thorpe,高温天气顺利完赛。
2021年,是我跑步生涯的高光年份,在认真跟了AM 55大半个计划之后,于4月初的马里兰Salisbury马比赛中以3:14:04成功BQ近11分钟。随后的Jim Thorpe比赛是在7个星期之后,训练还是维持的不错,基本能保证每个星期平均45英里以上的跑量,身体状态整体也还可以。但那次比赛的比赛日已经接近5月底,几天的暖风吹送,比赛当天预报最高气温达到90华氏度,一个非常不适合长距离跑步的气温。在赛前,我根据对赛程中气温的预测,而且已经成功BQ,不需要太拼,于是把果断地把目标成绩与Salisbury马拉松成绩相比下调了10分钟,比赛开始后基本严格执行了每迈7分40的配速,但最后的几迈由于气温升高,还是不得不把配速下调到8分10秒左右,最后以3:23:12完成比赛。
2024年,草率报名二跑Jim Thorpe,负配速最可得瑟。
主要由于个人心态原因,整个2023年的训练太一般了,特别是进入冬天之后至2024年3月底每星期的平均跑量基本是在25英里或更低,自己能在Jim Thorpe马拉松比赛上跑个好成绩是不敢奢望的,刚开始也没有注册此赛事的想法。后来听说跑群蒲大锅要注册2024年的Jim Thorpe,而且看他的训练情况应该是对BQ志在必得,心里就想去给他私兔一小段赛程,于是就注册了。也算是比较意外。
比赛前3个星期,成功将周跑量提高到了40英里,并跑了几个不长不短的长距离,还跑了一个成绩不好不坏的半马比赛,对顺利完成Jim Thorpe全马比赛甚至是私兔任务也就有了一点点底气。
比赛开始后,内心其实是窃窃想着按每英里8分的配速陪蒲大哥完成BQ任务的。但在跑了5迈之后,还是各自跑了起来。在此之后逐渐把配速提高到7分30秒左右, 也许是由于前5迈压的稳,20迈之后还是感觉较为轻松,直到最后两迈才有了比较明显的疲劳感。虽然赛道山峦叠嶂影响了GPS信号,佳明表记录的不是很准确,但自6迈之后总平均配速应该是在7:35左右,因此算起来这次实现了后半程用时少于前半程。赛后知道蒲大哥在前5迈的速度被我拉得太快了导致他最后几迈掉速明显,虽然完成了个人PR但没有能够BQ,内心还是愧疚了好一阵子呢。抱歉了,我的蒲大哥。
这次比赛前的Tune Up比赛是3月底的费城Love Run。那次比赛由于中间去了趟厕所,最后遗憾地以1小时43分钟完赛。扣除耽误的时间,应该还是可以100分钟完赛的。以这个半马成绩预估全马成绩,应该是在3小时25分钟左右,最后以3小时21分钟30秒完赛,还是上下半程负劈叉,足够得瑟的了。
2025年,志在必得三跑Jim Thorpe,天时地利人和无耐英雄气短。
进入2025年,日常的跑步逐渐找回几年前的状态,从年初到3月中旬保持在每星期平均50英里以上的跑量,最高一个星期甚至曾达到62英里。3月底的费城Love Run做为Tune Up赛事以1小时37分完赛,感觉良好,对Jim Thorpe全马完赛目标充满期待。但自3月中旬直到比赛日的6个星期跑量出现了断涯式下跌,这几个星期每个星期都有出差,其中还包括一次有12小时时差的旅途,比赛前一个星期还有4次聚会(其实就是喝了4次酒),这一切,也为顺利完赛和跑个好成绩留下了隐患。
今年的比赛日是在4月27日,天公做美,前一天下了不大不小的一场雨,天气预报气温为40到50华氏度之间,最佳的跑马气温,雨水还压实了赛道,降低了扬尘。预报比赛当日有西北风,整个比赛过程中将为顺风。这个赛道本身就是下坡赛道,再加上顺风,内心对完赛成绩不免有了更多的期待。
比赛当天由蒲大锅亲自驾车,跑群一众小伙伴来现场陪跑、加油、拍照、录像,几个参赛选手像明星一样。这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齐了呀,我也兴冲冲地制订了3小时20分钟的完赛目标。
起跑后除第一迈是上坡速度稍慢之外,从第二迈起基本按7分45秒的平均配速平稳前行,在过13迈时,大约正好用时100分钟,当时对顺利完成200分钟的目标还充满信心。但到了20迈之后,明显的疲劳感不断袭来,训练期间最后几个星期的懈怠和最后一星期不自律所换来的代价也终于显现,无耐把最后几迈的配速下调到8分左右并保持到终点,以3小时22分32秒完赛,也算满意。2024年的比赛是先慢后快,这次和上一次的配速对比正好相反,先快后慢,后半程比前半程慢了大概两分钟。
回顾这三次比赛,同一赛事,天气状况不同、训练水平不同,但最终都能安全顺利完赛并能基本达到自己的预期完赛目标,有几个经验和教训列举一下。
- 根据自身和比赛当日的赛道和天气等因素综合考虑制订比较合适的完赛目标。赛前一个月左右的费城Love Run做为Tune Up比赛,按这个半马成绩的两倍时间再增加5至10分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设定目标不要太激进,适度保守一点比较好。
- 起跑后前几迈压住速度,大概比目标配速低30秒为宜,这是很多大神的经验,但一但跑起来很难执行。
- 最后几迈保持步频步幅,防止步幅突然放大引起抽筋。今年的比赛中后面有几个水坑,过第一个水坑时试图大步跨过,明显感觉有抽筋的风险。后面的几个水坑只能停下脚步,从水坑边上小心蹭过去。
- 若为有个好成绩,一定要保持较高水平的训练。与2021年的成绩相比,我这三年完赛成绩虽然勉强能达到BQ标准,但明显下降,其中最主要原因是训练不足,跑量不够,速度训练基本为零,拉伸很少做,交叉训练更是妄谈。按我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时间资源来看,AM55仍是不错的训练计划,今年进入夏天之后的训练计划再努力跟一跟试试。
- 自律仍是不够。多年来戒酒仍是停留在口头上,已经成了跑群和朋友们的笑话,以后要继续努力。
- 跑步已经成为习惯,成绩只是副产品而不应该是主要追求的目标。跑群中若干佛系跑者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我也应该向他们学习。
- 跑群是一个强大的集体,跑友们训练时相互陪伴,相互指导,比赛时更是相互支持。每次比赛,交通、陪跑、摄影、摄像、加油、呐喊、递水、递胶,大家都是不遗余力。跑群的小伙伴们真是太棒了,感谢你们!
- 家庭是我跑步的初心,也是我跑步的目的和归宿,每次比赛留一份力,赛后报一个平安并安安全全地回到家中,是真的美好。
粗粗地对这三次比赛做个小回顾,希望未来的日子里仍能够把跑步融入生活,坚持训练,未来几年成绩能在目前的基础上不要下滑太快,争取到跨过60岁的门坎时全马保持在3小时30分钟完赛。
颜连学,加油!
二跑Jim Thorpe
邓兴华
今年冬天天气变化无常,不是刮大风下雨就是寒冷异常。这个冬训落下很多,跑得少了不说还贴了膘。因为用天气为理由说服自己偷懒不要太容易了。。。。。。
这次是我第二次跑JimThorpe 马拉松。上次几年前跑的时候因为抽筋让开车送我的兄弟们等了很久,我很过意不去。所以我这次自己开车。
和上次高温不同,当天温度40华氏左右大风15迈,不过是顺风,嘿嘿。很少碰到这么好的天气,心情很不错。
出发时赶在8点前因为那时有大部队,一开始逆风有点冷,我刻意压了一下速度,就怕像平常训练时那样加速热身。一迈之后回头,顺风,我马上后悔穿多了。把袖子卷起来轻松迈步。
一路上大部分时间是顺风,因为据说没信号我就没戴表。不过看手机的时间感觉速度大约7分半左右。在7迈时吃了一个胶,14迈时吃下第二个胶。跑了一会我感觉胃有点儿抽,还有就是我的跑姿有点变形。我马上放慢速度到8分左右调整一下,大约过了大半个迈时好了些。不过慢下来之后我的速度好像快不起来了。放松心情继续调整,到了15迈时坏消息来了,加速时发现右小腿肚子颤动了一下,心下感觉不妙。于是放弃加速继续8分配。不过情况没有好起来,3迈之后抽筋的颤动越来越频繁了。我试着多用左腿结果更糟,比一条腿抽筋更糟的事情发生了,两条腿都打颤了。
我感觉抽筋不可避免,于是把目标换成顺利完赛。变换了节奏,一路和双腿做斗争终于看到了25迈的牌子。虽然两腿很疼但是心情大好,挺过来了。
这时迎面跑来了大队长,好久不见,他热情地带着我跑,跑了几步看我没跟上,慢下来给我打气,教我想着呼吸忘记抽筋。我试着继续调整,感觉抽筋又可以拖一拖了,就这样一边听着大队长的鼓励一边跑着,速度比之前又快了一些。不过在终点前迈过一个水洼的时候步幅大一点,右脚终于还是崩了……使劲平复了一下右脚,继续冲过了终点。过了终点之后我的左脚也崩了……这时功翠大姐赶紧扛着旗来扶我。太感动了,都不知说什么好,有点不好意思😅
总的来说这次跑马在对抗抽筋上学了不少经验。由于没有停下来,成绩也没有太难看,我还是很开心的。更重要的是感动于大队长的陪伴和鼓励以及功翠大姐的热心搀扶。有组织真好!
首兔分享
黄红
当上官兔,纯属机缘巧合。正好三小时的兔子还有缺,而我恰巧有空,于是很快,名正言顺地“上位”了。
第一次当官兔,感觉自己像是没经过严格政审却混进了革命队伍。这种感觉很熟悉—-每次和一群波马大神一起混吃混喝时,我也常常暗自纳闷:我咋混进了这个圈子?
说实话,我是一个心理素质还不错的跑渣。与众多跑霸在一起,毫无压力。一切重在参与,尤其是跑前的加碳、跑后的聚餐的环节。尤其喜欢春游秋游跑和中秋夜跑,一边赏景留影,边跑边聊。这种时候,跑渣和跑霸完全没有分别,一起出发,一起归来。享受其中,不亦乐乎。
虽然渣,我要渣得有底线。我寻思,我的底线在哪里呢?半马三小时!!这该是我作为跑渣的最后底线了吧,必须守住!可是JT半马前两个月,我的总跑量竟然是个位数。出国回来倒时差成了大问题,早晨早起困难。比赛当天又要凌晨5点起床,实在是大挑战。但守住底线是必须!前一晚早早服了助眠药,定好5点的闹钟,一早爬起来与伙伴们汇合,路上有说有笑,又找回了春游的感觉。
到了起点,找到了其他兔子们,还有我的搭档Matt,另一只三小时的兔子。我很快地自我介绍了一下,说自己是个跑渣,没跑过全马,更没跑过波马。第一次当兔子,请多担当。Matt笑着告诉我,他当兔子的经验丰富,虽然这次是他十年里第49个半马,但也从没跑过全马。他说自己珍惜每一次当兔子的机会,享受过程,如今只求健康快乐,个人成绩早已不是重点。我心里想——这不就是跑渣的最高境界吗?
Matt果然是经验丰富的兔子,每一个mile的配速都计算得精准无比。偶尔跑快了一点,还会主动走几步调整,让我也能顺便拍一拍沿路的风景。路上有第一次跑半马的新人,也有妈妈陪着减重中的儿子一起跑的。大家有时超越我们,有时落在后头,每次擦肩而过,都会互相打气鼓励。
一个小时后,前面折返的选手们迎面而来,在窄路上与我们击掌加油。他们飞奔向终点,而我们的路,还很漫长。
一路上,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像是天上的大花洒,把我们从头到脚浇了个透。鞋子里灌满了水,踩在泥里叭叭作响。直到最后两迈,雨才停了,有雾气缭绕在Lehigh River水面上,也有雾气缠绕在青山绿水之间。不知什么时候他们悄悄牵起了手,雾气渐渐漫布在天地之间。
当我们终于一起跑过终点线时,我和Matt合影留念,为这次合作也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相约下次再一起当兔子。那将是他人生中的第50个半马,他说要找个特别的机会庆祝,到时候一定提前告诉我。
我下次应该还会当兔子——继续享受沿途的风景,享受欢快的氛围,享受一路上的友情。给予他人鼓励与支持,也给予自己更多的接纳。
经过这么多年,已经接受一个既无天赋又不够努力的自己,现在甚至还越来越喜欢上这样“渣得彻底”的自己。无论结果如何,顺其自然,享受其中。少一些伤痛,少一些规划,少一些内耗——这,正是我现在想要的。这就是一个跑渣的快乐!
跑渣的快乐,你想象不到吧?!
⾬后
蒋伟
经过昨天的⼀场⼤雨,Jim Thorpe的步道被冲洗得⼲⼲净净,沙⼟的路⾯,湿润却不泥泞,跑在上⾯柔然富有弹性。
⾕雨刚过的清晨,云淡⻛轻,空⽓中还带着⼀丝丝凉意,因为雨⽔的洗涤⽽格外清新,沁⼈⼼脾,正是适合比赛的天⽓。
步道两侧的树⽊刚刚发芽,嫩绿的枝叶,⾼⾼低低的,向着步道中间伸展过来,展示着春天的⽓息,有时不得不稍稍低头才能穿过去。左侧峡⾕⾥的河⽔,经过雨⽔的滋润变得湍急,哗哗流淌,和着沙沙的脚步声,像是在演奏⼀曲春天的协奏曲,美妙无比。
刚过20英⾥的路标,我回头看了⼀眼,只剩下Cynthia和Dan还跟在我和魏老师⾝ 后,继续维持着3:45完赛的⽬标配速奔跑着。其实从16英⾥以后,已经没有太多⼈跟 着我们了,周围也安静了许多。Jim Thorpe 是场⼩型比赛,参赛⼈数不多,沿途也⼏乎 没有多少观众。起跑时还有⼆⼗来⼈跟着我们,现在只剩我们四个还在并肩前⾏。比赛⼀ 直是在峡⾕河边的步道上进⾏,此刻除了脚步声,就是呼吸声,安静的⼏乎忘了是在比 赛。
老实说,从18英⾥开始我就觉得有些跑不动了。上周刚比赛完,⾝体其实还没有完全恢复,⼤腿⼜沉⼜酸,像是绑了铅块。脑袋也⼀阵阵发懵。好在魏老师⼀直跑在前⾯,⼀直保持均匀的速度稳稳地跑着。他⼿⾥⾼举着配速杆,时不时⽤它指指前⽅的⽔坑,提醒我 们留意脚下。有时候报⼀下⾥程数,或者告诉前⾯⽔站的位置,让⼤家及时补⽔。声⾳坚定有⼒,像⼀位从容不迫,统筹全局的指挥官,稳稳地掌控着节奏,带领着我们⼀起往前 跑。
就这样,我们四个⼈⼀起跑向了终点。Cynthia以3:42的成绩完赛,不仅刷新了个⼈最 好纪录,还BQ了七分多钟。当她兴奋地告诉我们这个消息时,脸上的喜悦溢于⾔表。 Dan 是第⼀次跑全⻢,表现也相当出⾊。我跑完直接瘫坐在了草地上,像⼀⽀断了线的⽊偶,腿脚都散了架⼀般,浑⾝都不想动。⽽魏老师依然淡定⾃若,谈笑⻛⽣,和⾝边的跑者聊着天,分享完赛后的喜悦,根本不像刚刚跑完⼀场⻢拉松比赛。
这次能和魏老师⼀起担任3:45的配速员,真的很幸运。其实我原本并没有计划参加这场比赛。就在比赛前两天,临时⼼⾎来潮,问了Pacing Team的领队还有没有空缺。没想 到对⽅立刻回复,说3:45组正好缺⼀个⼈,搭档就是魏老师。我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能和魏老师⼀起配速比赛,是件让⼈⾼兴的事,⼀直期待着能和他并肩作战的这场比赛。
魏老师⼀直是我们跑群的中流砥柱,跑得稳,状态好。印象中,凡是他参加的比赛,不是站在领奖台上,就是在去领奖台的路上。魏老师谦逊温和,乐于助⼈。无论是比赛还是平 时训练,只要你需要,他总会出现在你⾝边。
魏老师还是Beast Pacing的⾦牌配速员。最近他要么在配速比赛,要么就是在去配速比赛的路上。我最近因为状态不佳,需要⼈帮忙配速比赛,魏老师总是第⼀时间慷慨相救。从去年年底的蘑菇半⻢,到今年年初的热巧克⼒跑,我因为⾝体状况不佳临时退出, 魏老师都是毫不犹豫地接管比赛。魏老师简直就是跑圈⾥的救火队⻓。
配速第十场:Jim Thorpe官兔4:15再出发
侯晓冰
我家姐姐的好朋友——我从小看着长大的EG来Jim Thorpe跑首马,她的父母虽然起初并不赞许,但最终还是陪她一同前来,做她最坚实的后勤支持。她的速度比我快,而且兔子8点才能出发,担心到最后气温太高,所以不让她和我一起跑。出发前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目送她踏上赛道,等到两英里折返经过起点时,给她录像加油之后,我们兔子们就要归队集结了。(EG最终3:57完赛,太为她自豪了)
今年4:15的队伍年轻人居多,大多半都是第一次跑全马。
有人找到我,说他朋友Larry要和我一起跑4:15,希望我们路上多照应一些。说完不久,看到Larry——71岁,已经跑过很多全马比赛,三月中旬才刚刚完赛Virginia Beach的Shamrock马,自然得要多留意一些。图中领跑的就是Larry,一直领着我们跑到13英里,后半程略微有些掉速。过终点后,我因要等后一组(4:30)的兔子到达交接时间牌,就特意留意了陆续完赛的跑者。当看到Larry冲线后转态还好,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我上前祝贺,他也只比我慢了不到5分钟——那是多么坚韧的意志力啊!我希望自己71岁时,也还能这样奔跑在赛道上。
今年的配速任务和去年一样,连搭档都没换。熟门熟路,本以为可以轻松无忧。搭档Bill比我年轻不少,话多且密,有他在,我只管跑就行。没想到在半程的时候,Bill上趟厕所,就再没追上来。那时候的队伍已经散开,Leo和Melisa跑到了前面,身边只剩下一对情侣小年轻。不到18英里,两人也掉速了——男生腿有旧伤,女生放慢速度陪着他。很高兴的是,终点等待的时候也等到他们,在Larry之后到达。
途中还遇到了一个13岁的男孩,Julian,一脸稚气,和我家妹妹一般大,是今天比赛年纪最小的选手。他在路边孤单一人略显无聊,看到我也是一人,问我能不能一起跑一段。聊起来知道他今天和妈妈一起比赛,妈妈和我年龄相仿,跟着4:45兔子跑,他自己起跑可能用3:30的马配在跑,中途累了就停下来等他的妈妈。和Julian跑了3英里左右,到了一个水站他再次停下来等妈妈,我们就此道别。
赛前的心理预期是和搭档两人一起配速,然而中途突发变故,让我成了孤军奋战,压力也随之倍增。山里的GPS飘得离谱,搭档掉队以后,我的Garmin也开始罢工,里程数不再精准,也就无法显示准确的配速。只能依靠赛道旁每英里的标记,对照配速表的应用时,来调整快慢。那天山里的风很大,没有林木遮挡的时候,举配速牌就成了体力活。所幸一直将配速控制得很稳,直到最后一英里才出现偏差。因为在最后一英里的时候,太阳出来了,晒得人发晕,身边不剩一人,而我也确实累了,任由完赛时间慢了30秒。赛后查了搭档的完赛时间,晚了30多分钟,希望他不是遇到了大问题。
配速全马从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我也一般不重复参加同一场全马比赛。Jim Thorpe 算是个例外,它离家不远,青山秀水,风景如画。夏天可漂流,秋天能赏红叶,春天正好来跑马。
但我想,真正让我愿意回来的原因,不止是风景。
这个比赛采用滚动式起跑,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出发的时间。一路上,除了几个加油点可能有观众为你呐喊助威,更多时候,你只是一个人默默前行。即使有人与你一同出发,也可能途中分散。偶尔遇见节奏相近的同行者,可以并肩一程,但大多数人,终究只是匆匆过客。
多么像我们的人生啊!起点不同,节奏各异。有人早早出发,有人稍晚启程,有人短暂同行,有人悄然告别。但真正属于你的终点始终在那里,那是有鲜花与掌声的地方,有亲密的陪伴,有喜悦的欢笑与泪光。
而沿途的风景与汗水、坚持与忍耐,才是这条漫长旅程中最宝贵的部分,因为那是你奔跑过的印记,它们照亮了你迈向终点的道路。那些途中有缘同行的人,即便只是沉默相伴,也曾给予你勇气,温暖与微笑,让你奔跑过的印记每一步都更斑斓。
十场配速,辛苦抵不过热爱。我期待着,未来更多的十场。
Larry带领的4:15团队
2024年Jim Thorpe全马,PV配速三人帮——老贾,魏老师和我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