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7th 波士顿马拉松

 

编辑:佳临
视频制作:蒋伟


:十年前,2013年4月15日,在波士顿马拉松接近终点处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爆炸,三名无辜观众遇难。其中除了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吕令子,还有年仅八岁的小男孩马丁。

2022年,马丁20岁的哥哥亨利,以4小时2分钟的成绩冲过波马终点线,完成了他与弟弟童年的梦想,和在爆炸案中失去一条腿的姐姐以及父母拥抱在一起。

波马的传奇不仅局限在赛道上,它代表着一种精神,让人无畏恐惧仇恨,并不断挑战极限,所以波马才是六大马拉松里最璀璨的那颗明珠,BOSTON STRONG!

老黄同学的六块波马奖牌,2018-2023,应有尽有,从去年的老五进阶到今年的黄老六


李家宏

有人说, 如果你正在经历很多人生中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有了女朋友,第一次有了小孩,第一次买了车,等等, 说明你正年轻;当你正面临很多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回家乡,最后一次去音乐会, 可能你正在老去。

半年前,我的第一次波马意外地向我走来,我以仅仅35秒的余量侥幸报名2023年波士顿马拉松成功。兴奋之情不能自禁,好像又变成了一个年轻人。

1 训练

突然之喜也打乱了我的计划,此前我已经决定2023年6月要完成一次IM70.3(小编注: Ironman半程)的比赛,它和波马之间仅相差6周,训练上一定会相互影响。年初又临时起意去南方跑了个全马(进一步乱上加乱),跑完又有三周恢复。二月初开始严肃准备为波马和70.3备战,这是距离波马还有10周,距离70.3还有16周!同时足底筋膜炎/跟腱炎的恢复也不理想,成为了一个恼人的顽症。

所以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我在训练计划中主要考虑了以下要点:

两个比赛都以完成为目标而不去追求成绩

跑步上以有氧训练为主,周末争取完成16迈以上的长跑,根据体感控制距离和强度,每周跑量稳定在45-55迈,三月底的Love Run期间适当调整。针对波马坡多的特点,多增加在蘑都(Kennett Square)附近山坡路上的练习。

每周进行三次游泳练习,除开始热身和最后放松游外,拨出一点时间练技术。具体第一次有氧强度间歇,第二次抗乳酸强度间歇,第三次1500 yard 以上的长游。

看天气适当安排骑车,但不是必须。

实际执行情况基本符合计划。虽然整个计划避免了伤情的进一步加重,但它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配速目标,也就没有转移的配速训练。下面是翠花上的训练记录:绿色是跑步,蓝色为游泳,橙色为骑车,圆点大小表示时间长短, 深绿色是跑步的龙润, 红色是比赛

2. 比赛

比赛前几天,我仔细研究了波马赛道的特点,并针对自己训练相对不足的缺陷,制定了一个相对保守的计划:

既然BQ无望,不如放弃辛苦的缠斗,好好享受第一次波马, 谁又能知道,这是不是我的最后一次呢?虽然如此,还是结果不要太难看,在4 个小时之内完赛尚可接受,希望不要太辛苦

出发:向后退一两拨corral,以保证配速不要比别人慢太多成为别人的阻挡
1-4迈, 配速与周围人一样
5-15迈,保持平稳,为牛顿四坡预留更多体力
16-21 迈,集中精力爬坡,放慢速度以保持可持续性
21-终点,放飞自我

星期六的晚餐,每个人都呈现出色的状态。这是唯一的与队友合影

4月16日星期日,早上在展会拿到参赛包,然后懒病就发作了,什么也不愿意做,什么也没兴趣。干脆回旅馆,开睡!小伙伴们又去补碳了,那我补个觉 :) 。 这一天,错过了所有的合照。晚上醒来,最后查天气,知道明天比赛中必有一场不小的雨。

比赛日早上三点钟醒来,早饭后8点40分,细雨已经开始,该来的终究会来。我在一个超大的黑色垃圾袋的包裹下一步一步走进运动员村, 空心帽里还死死扣着一个塑料袋。不多时,蓝色wave开始集合,出发走向起点。

就在准备把自己安放在蓝军的最后部位时,后面来了胖总。为了防雨,胖总用一路乞讨得来的棉衣厚被雨布把自己裹成了一个粽子。心中暗暗赞叹她的随机应变和办法真多。看到有队友可以一起出发自然高兴,我也临时修改了计划,按照组织方规定的位置和胖总一起出发了。在汹涌的人潮中随波逐流,感觉不快不慢,8分40秒的配速也很舒服,符合我对今天前4迈的预期。但是人潮越来越快,在我的前面出现一道道新的人墙,转眼胖总就淹没在了人海里。不一会,建平功翠夫妇又先后呼哨而过,我本想跟一会儿的,但是那个‘技术性岔气’又出现了, 我只好像大迫杰一样边跑边用手顶顶肚子。

过了4迈之后,赛道渐趋平缓,但也时有上上下下的小坡。为了不让肚子有意见,我尽量减少喝水,可是岔气还不见好。只要不是跑太快,肚子也就不会太疼,我们相安无事。

11迈以后,进入卫斯理镇地界,那是个有很多有趣传说的地方。据说,我们小分队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在这里曾被一巴掌扇晕(这可是他自己说的啊)。今天等待我们的命运会是神魔?尖叫隧道如期而至,一排排的手在右边等待击掌。 这时候不去击掌就是看不起人(小编注:转移视线啊,人家明明更期待Kiss好吗),一定要参加这个互动!谁知道我还有没有下一次的波马?不能留下遗憾!右边的小手们如一阵阵微风拂过我的掌心,我的情绪也被高高地举起,跑过卫斯理学院,我的技术性岔气竟然被奇迹般的治愈!

卫斯理的热情观众们

15迈是一个很陡的下坡,预示着牛顿四联坡的逼近。雨正下得紧!

16到21迈是真正的战斗,每爬上一个坡,都会有短暂的调整,只要充分慢,就没有爬不上的坡。今天的目标就是争取一路跑下来,不走一步,同时保证不抽筋。实话说,今天的坡爬得实属不易,但也没有比想象的更难。

终于伤心坡被甩在身后,下面基本是下坡,按计划可以开始飞啦!但我却发现自己飞不动了:右腿的火腿肌隐隐有要抽筋的感觉,只能靠减少每次动作的力度控制速度,争取在不抽的前提下,熬过终点。在此之后终点前每一迈都是煎熬,想快不敢快,放弃又绝不甘心。以现在的速度,4小时之内是能完赛的,这是我最底线的目标,原来想的是在四小时内轻松完赛,可现在要实现这个目标还真是需要很努力,而且是很有控制的努力。

越接近终点,两边观众的加油声就越是热烈。再有一二百米就到达今天比赛的终点了!现在我比较确定4小时可以完成了。 虽然这不是一个靓丽的成绩,但也算不得是一个崩溃的结果,我已打了美好的仗,现在让我拿出手机记录下我的首波马的最后胜利!谁知道我还有没有下一次的波马呢?所以,一定要记录下这个第一次!

3:58:56. 终于完成了我的第一次波马!也基本按照赛前的计划,身心健全地到达了终点。

3. 赛后感言

第一次的波马给人美好的回忆,虽然比赛的后半段给了我很多的痛。参加一次全马,特别是波马,全身的肌骨筋髓都在疼,就好像被人暴揍了一顿,又好像是经历了一场车祸。不过这都在意料之中,全马虽对身体有暂时的伤害,但恢复以后就会使人更强。波马是我迄今完成的第十八个全马,我不知道还能再完成多少个全马,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有下一次波马,我理解人不可能抗拒自然老化,同时只要跑步就会伴随有受伤的风险,当然兴趣也可能转移或消退,一切都靠天成全。我能做的,只是活在当下,坚持自己的配速,体会运动的乐趣,让自己的运动生涯尽可能长久一些。

向飞

波马的坡太多了, 中途半马前直到18,19迈又下大雨,幸好本娘娘全程微笑跑下, 还全程和观众互动击掌,没隔栏的地方都跟小孩们击掌, 最后几个迈和大人们击掌。波马的气氛是尖叫声不断, 观众包括小孩们的热度太高了。

除了手表和Garmin Connect罢工没给我留下任何strava记录, 我还是占了年纪大老龄人的便宜, 在怎么舒服怎样跑的心态下在波马赛道也BQ啦,自己给自己发波马毕业证书!

多谢各位一起春游结伴过去的跑波马的小伙伴们, 你们不仅跑出亮丽傲人的成绩,还全方位展现各式各样的才能: 老黄波马拉面, 立亭波马包子, 委员长跑妈和易芳的波马专车接送, 以及平安谷福吉谷小伙伴们的聚餐和自制晚餐...... 完美!

贾兰齐

作为一个波马新人,得益于波马老司机们从训练、行程,补碳,踩点,expo领bib,存包等等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使得首次波马之行圆圆满满。

21年刚参加跑群时对马拉松的认知几乎为零,对我来说跑马的人都是神一样的存在,对几大马拉松赛事更是一无所知。能在费马BQ纯属意外,在队友的鼓励下报名了波马。报名波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知道了波马相当于跑者的圣殿,一百多年的历史,赛事的组织,观众和赛道天气等都是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能BQ让自己有一点小小的骄傲。中间有一年多的准备时间,也为自己增添了一点信心。

周一的天气一直是赛前关注的焦点。好在天公作美,温度53-57度,阴天小雨,风速7mph。在起点等待出发的10分钟内把自己的计划重新过了一遍,这时下起了小雨,浑身发冷。离出发还剩两分钟时和身边的一人相互鼓励后,脱掉保暖衣裤和雨衣。

10:25出发号令响起的那一刻心里有些小小的激动和不安。激动是因为波马的威名,不安是因为赛道,下雨和抽筋的可能。当看到赛道上的密密的人流时,一切又都释然了。

起始的4迈赛道上比较拥挤,好在大家的配速相近,配速比计划稍慢一点,想到后半程的难度,就坦然接受了,后面的事实证明没有强行提速是个正确的决定。4迈以后赛道上人流开始疏散了些,开始按自己比较舒服的节奏跑。在11-12迈时感觉到有些累,配速也降到7:20。经过一些调整把配速稳定在7:10s。半程用时1小时34分,在计划范围内,如果后半程慢4分钟,或许能跑到3小时12分。然而在接下来的四连坡的第一个坡配速降到8:30左右,使我逐渐认识到3小时12分是一种奢望。这时委员长的话在脑海中响起,不要去fight against hill,上去就是胜利。排除一切杂念,低头赶路。当抬头看到伤心坡上的祝贺标语时,有一点小小的激动。然而事实证明高兴得太早,21迈以后真正的考验来了。虽说这时并没有觉得很疲惫,但大腿肌肉开始发紧,提速有些吃力,心里默默祈祷不要和费马一样抽筋,只得维持7:40的配速。跑过24迈以后感觉抽筋的风险大大降低了,或许可以考虑冲刺了。然而一记重锤再次敲下,赛前忽略了25迈之前的坡。虽然坡不算长,但对接近力竭的自己来说,无异于另一个伤心坡。无论怎么说胜利在望,最后一迈稍微提速,拐上Herefort Street后在观众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中开始冲刺。拐上Boylston Street,终点已经在望。看还有PR的可能,没有庆祝动作,全力冲刺。冲过终点的那一刻倍感欣慰,顺利完赛,再次BQ, PR 41秒。

这次波马吃了9个胶和9个盐片,除了第一和最后一个水站外,每一个水站都喝一口水或Gatorade。下坡时尽量压速度,上坡也比较放松。这些因素加起来或许是这次避免了抽筋的原因。感觉这是跑得最轻松的一马。首次波马,能顺利完赛就是最大的胜利。波马赛道以rolling hill闻名,出于对四连坡的敬畏,没有硬杠。然而对下坡认识不足。虽然波马老人们一再告诫下坡要收着点儿,自己也觉得已经压速度了,可是半程过后股四头肌已经被摧残得处于崩溃的边缘, 特别是21迈以后。教授和小队长,老彭等人不断强调要有cross training,练习大腿肌肉,只有亲身跑过波马后才真正体会到cross training的重要性。

波马观众的热情给人印象深刻,全程路的两侧几乎没有空地都站满了观众。我全程专注比赛,和观众的互动不多,深感对不起他们。路边很多小朋友伸手等着high five,有人举着纸巾,甚至香蕉给 runner。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我们加油,风雨中的他们更可爱!

波马结束,终于可以休息一段时间。感谢跑群的伙伴们的帮助和鼓励,感谢你们分享跑马经验,或许下次波马还会来。


温立亭

2023年4月17日,我安全完成第127届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感谢家人支持,跑群朋友们的帮助鼓励,家住波士顿朋友的热情款待,车接车送。

2021年10月完成125届波士顿马拉松比赛线上跑后,遂萌发了要参加一次真正的波马比赛,经过刻苦训练,终于2022年4月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中成功获得波马参赛资格 。九月份报名,12月12日开始18周训练计划。连续十周完成周跑量超50迈,其中三次20+迈long run,四次16+迈long run。为适应波马高低起伏赛道,在valley forge公园连续跑过四圈一次,三圈三次,训练准备比较充分。

波马在四月一个周一的爱国者日举行。周六上午十点相约在老黄家集合,拍照留念。搭乘蒋委员长的专车,在欢声笑语中奔向Boston。中途小憩,大家吃着自家制作的炒面,包子,牛肉,茶鸡蛋等,很有春游的感觉。傍晚与平安谷诸大侠在重庆食府欢聚,大家言谈甚欢。周日中午乘朋友车去expo取bib, 快到时突然发现忘记带驾照了,心里一下沉了下来。大赛之前不该犯这种低级错误,好在后来顺利拿到bib package,然后寻找大部队一同去终点拍照留念。周日下午回朋友家后开始大量补水,晚上准备好比赛当日所需物品,早早休息。

周一比赛当日,8:40从朋友家出发,在绵绵细雨中来到起点停车场。起点人少,不用排队,直接乘车去athletes' village。到达后随着人流走,沿路有志愿者在收跑者丢下的旧鞋,旧衣裤。进corral排队前再上一次厕所排空,脱掉保暖上衣,10:48进到指定的 wave 3 corral 1,10:50枪响出发,比赛开始。

考虑到波马赛道坡多的特点,赛前看到一些选手跑崩的文章,很多高手折戟伤心坡,赛前降低期望值,预计以3小时45分左右安全完赛为目标。开始几迈是下坡,随着人流跑得有点儿快。看到魏老师,打声招呼。随后尽量控制速度,前半马配速在7:4x左右。在观众们的助威声中一路前行,偶尔和观众互动,但主要精力都在赛道上。看到摄影师们就做一些动作,被拍下一些照片。到了著名的伤心坡,看到有人开始步行,就有意减速慢跑,生怕跑快引起抽筋。四连坡后,已感觉疲惫,继续坚持。拐过最后一个弯,跑上Boylston Street,终点就在眼前,看到上方显示3:34:xx,赶紧加速,可为时已晚,最终以3:35:10完赛(注:我的年龄段BQ时间是3:35:00)。

我吸取了上次费马比赛早晨补水过多,比赛时上了几次厕所的教训,这次在比赛前日补充了足够的水,比赛当日早晨只喝少量的水,比赛时每个水站再喝一小口水,其余浇到头上身上降温,在比赛中就不需要上厕所,这是我个人总结的经验。这次比赛前期速度稍微有一点儿快,导致体力消耗过多,后劲不足。后期因为怕抽筋,见坡就减速,跑得过于保守,以后需改进怎样合理分配体力。

感谢蒋委员长一路辛苦开车,使我可以专心跑步休息。很享受这次比赛,感谢所有的志愿者们和沿途热情的观众们,是你们的奉献使比赛得以顺利进行,使比赛充满激情。这次比赛的小遗憾是以10秒之差未能获得明年的波马参赛资格。我会继续努力,再聚波士顿。


纪颖

2023年的波马是通过2022年的首波马达标的,取得报名资格。第二次参加波马,和上次不同之处,总结一下:

带伤训练

2022年10月份到了报名的时候左脚底有了问题,跟腱炎。11,12月份躺平了一段时间,养伤。到了一月初,伤痛并没有大的好转。怎么办,弃赛吗?轻易不说放弃的我心里还是想试试。波马跑一次少一次啦😄😄不训练的比赛就是如同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是耍流氓🤣🤣🤣,所以一定要开始练起来了。根据大家的建议,以慢跑为主,不练速度。还有改变跑姿,基本上全部用前脚掌着地,尽量不用脚跟。这样练下来,最初两周经历了脚底大水泡,小腿肌肉拉伤,还是可行的。长距离跑下来脚后跟的伤痛没有加重,到了训练后期,症状似乎还减轻了。应验了几个领导们的"有伤,跑跑就好了"的说法。🤣🤣(备注,每人的伤痛不一样,个人经历仅供参考,不必听我的)

降低参赛目标

由于有一定的伤,还有年纪比去年大了一岁(听上去就是借口),这次训练心态不一样了,根本没有PR,或者赛道PR的想法。所以虽然还是认真的跟着计划训练,但是如果错过一次两次的距离或者速度指标,就不会焦虑了。

波马之旅远远大于那4小时的跑步经历

严寒下那三个月兢兢业业的训练不说,狭义上的波马之旅包括了收拾行李,和跑群小伙伴们一起周六到周一的分分钟钟的共同体验(shared experience)。"你永远不是一个人, you are never alone"。这其中有周六一起开车去波士顿,路上停下来大家分享家里带的午餐,小贾的有机蓝莓,岳荣的年糕,红薯粑粑。都太好吃了!回程路上大家详细叙述跑的经历,下雨,抽筋,吃胶(吃了几个,哪里吃的,怎么吃的),感觉(已经)跑崩了,下车互相搀扶,准确来说是他们搀扶我🤣🤣🤣。当然还有经典项目,周六晚上补碳,周日各个网红地方打卡。作为一个跑渣(天生没有跑步基因,各种大小伤痛不断的人)我真的很享受这一切啊!

去年也有类似的经历,今年有了首波马的小贾,岳荣,返场的魏老师,老吴;还有几次一起坐车亲密接触小太阳,香妃;几个出发时间差不多的女生一起从酒店启程到运动员村,到站在起跑线上,感到强大的集体的力量,心里有一份踏实和淡定。

最感谢的是完赛后,看到了委员长(跑妈)还有老吴,小贾,魏老师,林老师等在路口,像见到亲人一样的感觉。由于失联没有及时拿到自己寄存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跑妈和立亭借给我他们的衣服,立刻感觉到火炉般的温暖❤️❤️

一年里的波马赛道上的四个小时

波马赛道依旧是和记忆中的一样虐,大大小小的上坡依旧是那么多。不同的今年由于不明原因(可能就是心里素质差),头天晚上只睡了三个小时。说起来也是中年大妈了,全马也跑过了几次了,人生的小风小浪也经历了很多,从来没有过的这样差睡眠。😂😂😂站在起跑线上,告诉自己只要不因为下雨路滑摔倒在赛道上(或者心力衰竭进医院😆),顺利完赛就是成功。一路上咖啡因的胶也是一点点吃进去,防止对小心脏的冲击。

还有不同的是,今年最后的10迈自己容许自己掉速了。前面16迈感觉好,跑的快,留出了余量,后面疲惫了,上坡多,那么就慢一些,不像去年那么拼了。可能也没有力气拼了😅😅

到最后的六迈真的感觉没有耐力了,但是不能放弃啊,一年中就这短短的4个小时,一眨眼间就会过去的。终点有跑群的小伙伴们等着我,回家后可以慢慢的躺平。要相信自己的几个月的艰苦训练,耐力一定是有的。就是心态上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做到。马拉松,as much as a mental game as a physical game。

一切尘埃落定了,问题是,明年的波马我还要去参加吗?😇😇😇这个问题就如同为什么你们要跑马拉松一样?还要跑这么赛道虐人,天气捉摸不定的波马!因为痛与快乐并存着,没有经历这最后6迈的痛苦就不会有冲过终点线的那份喜悦。

最后:再次感谢训练期间理解支持我的家人(老公-基本上我周六周日都不干啥重家务了,孩子们-他们的体育比赛如果和长跑训练冲突我就不参加了)。感谢跑群的小伙伴们:一起训练的张全,带着我跑tempo的魏老师,老吴,邱老师。波马同行的小贾,岳荣,魏老师,老吴。借给我比赛跑鞋的小饼。让我们搭车,和我一起携手散步的小太阳。无微不至的跑妈。让我抓挠不够的老贝和他的家人。😊😊还有其他的一起线上线下的小伙伴们。🙏😊



侯晓冰


首波马,赛道又是上下坡连绵不断,给自己订了3小时45分的目标,如果天气好一切顺利就希望是3小时42分(与费马一样的时间),不好就赛道BQ保底。酒店接驳车送我们去坐校车前往运动员村有所延误,加上天空阴雨绵绵,一路小跑赶到出发点时就差不多要出发了。菜鸟如我四处张望,连起点线都错过了。在周围人一阵冲的时候,我才慌忙打表。后来发现GPS定位花了几分钟,所以过了终点还走出很远,直到和委员长他们汇合了,我的表还不到26英里。配速带之前在我手腕上只起到过装饰的作用,这次临场学了如何看配速带,我才知道跑的时候只要看总用时,不需要计算每英里的配速差别,数学本就不好,跑起来再要做乘除法那势必是不够脑子的。GPS虽然要定位,但是开表的时间还是准确的,所以对照总用时也是基本无误。

前几英里的下坡一路岔气,人群拥挤,基本上是按照既定配速完成的。岔气是我的老毛病,尤其在跑下坡的时候,无解,所以靠下坡找补时间在我这里是不可能的。接下去的几个英里,岔气有所好转,跑得就比较放开,等到第一阵瓢泼大雨下来时,比总用时快了两分多钟。这一路跑得也比较专心,除了找到熟记于心的校友第一加油站,挥动双臂和啦啦队亲人回应,几乎不和观众互动。出发时候因为穿了保暖防水的雨衣,套了塑料袋在鞋上,起跑时候鞋袜都是干燥的。等到大雨把袜子淋透之后,彻底也把我淋闷了,也不知是袜子没穿对,还是雨里锻炼得少,总之脚趾头裹着湿袜子再顶着鞋,跑快已经难受至极(后来发现黑了两个半指甲)。跑经卫斯理大学尖叫隧道,被青春洋溢的笑脸感染到了,脑子瞬间开朗起来,目标可以不实现,热情的赛道不能不享受。于是和女学生一路击掌,看到有路边的小朋友伸着手,也是一个不拉下。几个加油站之外,有不少同胞用中文冲我喊加油,我都一定转头报以灿烂的笑脸。啦啦队们和观众们太辛苦了,大雨冷风中站着比我们跑者可不容易太多了。

不看配速不看时间,也就有了更多精力看周围的同跑者。这次波士顿之行出发和飞跑团在一起,到周日就找校友跑团汇合一直到出发。无巧不成书,周一下校车去往运动员村的路上,遇到了第三波出发的除了林静之外的娘子军们,不过进村之后就又分开了。直到在赛道上,看到了擦肩而过的邱老师和家宏。也不记得下了几阵雨,到终点身上的衣服已被吹干,完赛时间3小时48分,圆满保底。浑身发冷,找工作人员要了两件保温毯。匆匆在人群中寻找约定在终点等我的林静和委员长他们。周六酒店由我造成的丢包乌龙事件,相信都一定成为这次同行的小伙伴们津津乐道的插曲,但是对于林静还有郑郑就完全是不必要的负担和折磨。终点看到冻得瑟瑟发抖的妹子,加倍心疼。

我不知道以后还跑不跑波马,但是今年绝对是难忘且温暖的,所有的回忆包括了road trip的欢歌笑语,picnic的美味食物,还有愿意和我分享卡座的贝克少爷等等等等。感谢蒋委员长,郑郑和魏老师将我带到波士顿,送至expo顺利与校友汇合。尤其感谢好妹子林静,我的波马之旅始于费马,而费马全是妹子给的勇气和陪伴。


文岳荣

作为首波马参赛选手,无脑跟着跑友们一起赴波士顿,一起加碳,然后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去看赛道起点和终点,逛Expo,赛前晩上莫名兴奋得睡不着,开跑后就把目标配速完全置于了脑后,更别说用赛道技巧了,除了一个水站也不拉下地喝水和一个胶站也不拉下的捞胶,还有25迈左右张望想寻找儿子未果外,就是稀里糊涂地光顾着跑,手表上的数字唯一一个关注了的就是心率,伤心坡前始终在想着让心率维持在150 左右,伤心坡后注意力转移,担心腿抽筋,于是多含了几颗盐丸,最后万事大吉,顺顺利利地冲过了终点,总用时3:37:56 ,年龄组第七十四名,PR 了十四分钟,BQ了28 分钟,这个成绩自己都不太敢相信, 只能说是神奇的跑团集体的力量。

今年波马主题是OneBoston,representative of the past decade, when communities rallied, Rose above Challenges , and celebrated the positive spirit of unity。Oneteam 那就是我个人首马的主题,能站上波马的起跑线,首波马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真的感恩有Phire和Burn 两个跑团的支持,有一群特别友爱,热爱跑步,而且很专业的朋友的陪伴。

跑马拉松毕竟是一项极限运动,2018 年开始和飛跑团跑友们一起长跑时,听马拉松故事都觉得天方夜潭似的,后来连续几年看队友们参加各大马拉松赛事,见证他们训练的辛苦和分享他们完赛的喜悦,但仍然对跑马只是敬畏,直到2021 年九月第二个半马成绩达到1:51 分,队友们用BQ( Boston Marathon Qualify) , 看在BU上学的儿子当诱饵鼓动我跑马拉松,使我下决心注册了2022 年的Chasing the Unicorn全马。队友们承诺陪着一起训练,特别是老魏承诺当私兔,小王子承诺我报名,他也报名,队友们的承诺100% 兑现,加上老魏和吴主席的周中在CB south 训练营和周末tow path 长距离跑的陪练和指导,还有比赛当天飛跑团和好友们的支持、加油,我首马顺利BQ 将近14分钟,这才有资格站在波马起跑线。波马时跟队友们吃,住,行一起,我完全不操心,不担心,太幸福了。就拿比赛早上来说,我们四个女同胞carpool 到停车场再一同到起点同时出发,尽管知道离起跑时间很紧了,还是不慌不忙地在起点前上了趟厕所,站上corral 时,我们同wave 的人全都出发了,心里也一点没焦虑着急,要是独自一人,还不急得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所以从心底里感激付出辛劳的每一位,特别是委员长、吴主席,纪主任、老魏,老贾,易方。

感恩宾州飞跑团的同时也特别感恩搬到加州后有幸加入了Burn 跑群的几个分舵,一下子被她们的友爱所包围,被他们的跑步热情所感染,更被他们的跑步专业知识储备量折服。比如:去年九月中旬首马完“坐完月子”后恢复跑步+ 跳绳(水泥地上),不知不觉中小腿有些受伤,发紧发痛,连筋膜枪都没法用,枪头一碰就痛,今年一月Bob 看到在我操场训练时的照片,立马判断我腿有不适并且建议我多训练侧琏玑和减少速度训练。按照他的建议坚持了几周,小腿果然恢复了正常,真心佩服。

最后oneteam 里也有份先生的功劳,他每天的陪练,唠叨也不可或缺。


至于感慨嘛,波马后内心很多感受,重要的有三方面

1.跑步短短四五年时间内,收获了健康,自信,结识了众多的跑友。这些人自律、自强、自爱、自虐,真正热爱跑步,享受跑步的过程。派跑团队友师弟说:“这个过程包括:平时训练的枯燥,伤病带来的痛苦,准备比赛的忐忑,还有比赛中面对的极限和自我的纠结。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一点一点接近奔跑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他们付出的努力,不是为了让别人觉得了不起,是为了能让自己打心里看得起自己。”

2.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虽不追求成绩,但敬畏马拉松,作为跑马新人,为了安全完赛波马,我训练得非常认真。训练计划仍然用的Advanced Marathon 55 十八周的计划,目标 时间3:50 分。训练时间上很严格的执行了每周跑五天,交叉训练两天,只是为了跟Pi 跑团的浪,把长距离从周日移到了周六,距离上一点都没有含糊,

3.装备点跑步相关知识。Bob 那么瞅一眼照片从跑姿就神奇地指出我小腿问题,听力哥跑步系列讲座和波马群里讨论跑步时,我惊叹这么多人有这么多理论知识,以后自己也不能光瞎跑,还得努力装备些理论知识才行。


沙劲

2023波马结束已经有两周了,身上的酸痛感早已消散,对波马的记忆也开始模糊,要不是天边时不时传来小编 “交作业啦“的呼唤,呵呵,就要和这段经历就此别过了。 要不还是简单地记录一下吧,最高端的食材 ,咳咳咳... ...  最深刻的情感往往见诸于朴实语言平铺直叙的流水账。

BQ回顾
要说这次波马,还得先提提21年的BQ. 那一年乘着居家办公的便利,闲暇的时间用了很多在跑步上,一是为了跑步,二是为了跟上陪娃打球的节奏,在完成我的金秋三连跑后,被委员长忽悠,一冲动报了费城马拉松。那时也没想着Q啥,但是委员长的5周训练计划基本上算是完成的,于是费马就猝不及防地Q啦 (当然,私兔们的颜值,能力爆表也是个重要因素)。
时间进入2022,懒癌发作,各种借口,天热天冷下雨风大.., 刷机成了最主要的训练手段。 那一年的费马也因家庭聚会( 多么冠冕的理由)而推迟到了第二年。 于是跑量断崖式下跌,偶尔路跑的挫败感,让我在波马的行程安排上无比纠结 "去,不去;去,不去......" 我拆着片片树叶。

在纠结中送走了22年,迎来了23年3月的love run。平时有木有好好训练,一到比赛,谁喘谁知道。这次的love run也最终定下了我本次波马纯粹体验赛道的基调。

比赛
比赛当日,搭乘小太阳的车(一行5人,同一个wave。赛后才知道,一车的大佬) ,赶往shuttle站,换乘校车前往运动员村。车上一群人叽叽喳喳,像极了春游路上的小学生。运动员村密密匝匝的人,忘不到头的连排厕所,找不到领取能量胶的帐篷, 淅淅沥沥下起的小雨, 偶遇朋友后的合影, 让这5个女人慌慌张张冲向起跑线,开始了各自的波马征程。


我好佩服那些一路跑还能记下沿途风景心历路程的人,我感觉就是真TMD的累呀。大概回忆一下: 一开始小雨纷纷,深得我心,就祈祷一路细雨微风。 两车道的路,铺满的人,滚滚人流裹挟着向前;基本上除了第二公里比较安静外,沿途充满了尖叫声。 跑过10迈后,无力感就有点上头了,还好能看见飞姐,就这样勉强地来到著名的尖叫隧道。 一路拍过卫斯理小姐姐们的手, 也算赠我尖叫,手留余香。有一段雨大了些,留在眼里化成泪,是不是知道我伤心坡该哭了。坡来了,连着四段,无力克服,上坡走下坡跑,喝点水补个胶。路旁的小伙冲我喊“you can do it!  我心想:“你来!让我安静地跑个步吧”。四联坡过后,我居然看见了小太阳, 心心念“跟上,跟......上......”  其实一路跟丢了好些人: 爱跑的陈洁,犇的小妹,清华的紫衣小姐姐,豹纹大叔,粉衣大爷...... 好吧,都祝你们跑出好成绩。 最后6迈,5迈,4迈,我来啦。 最后3迈处,突如其来的小腿肚抽筋,让我没有浪费掉大佬赛前给的盐丸。 路两旁,人声鼎沸。桥洞到了,拐角expo看见了,终点线,我终于找到你啦!

赛后 
第一次波马之旅就暂时画个句号吧。波马赛道,诚不欺我,不好好训练(或估计不足),于大神乔哥也是个坎,对大众跑者就是个坑了。最可惜的是赛后庆祝趴也完美错过了,小编姐姐都好奇我怎么跑出个寂寞,赛前合影没有你,补碳庆功趴也没有你。我表示下次还有类似机会,绝对不带家属,太耽误事儿(还是要感谢领导愿意送我), 感谢跑群小伙伴们的帮助,就喜欢你们这样的。波马,我先歇歇,再找机会(还得有实力)来感受你的魅力吧,比心💖

郑建平


我苦练了四个月,寒冬腊月里跑了九百多英里,只为这一天!第127届波士顿马拉松。

虽然来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对波马赛事的方方面面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但对伤心坡那几迈还是缺乏具体的概念,因此周六直接就开到了赛道的16迈左右,实地考察了15迈的大下坡和随后的四连坡。坐在车上感觉到前三个坡比较明显,我们开过了BC竟然没有发现第四个坡,那个著名的伤心坡!因为第四个坡太平了!

另一个花了不少时间论证的事就是早上从终点出发还是直接去起点?最后决定去终点坐校车去起点,可以体验一下波马的全过程。七点半左右存完包就跟着人群去坐校车,场面很壮观,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校车,也是第一次有机会坐校车!校车离开的时候,车上车下都有很多人招手,像是在告别,令我想起了很多场景。像是去上战场?像是去插队,或许是去⋯什么的?又像是把什么动物运去30迈的荒郊野外看你能不能跑回家,也像小孩子在玩过家家,总之觉得很有趣,竟然有世界各地的人一起来玩,高级!

起跑前下了半个多小时的中雨,我一出帐篷就把保暖的衣服扔掉了,还好留了个垃圾袋套在身上,后来发现离真正的起点还有一迈多呢!就这样穿着背心短裤和垃圾袋在雨中哆哆嗦嗦的到了起点。我终于来到了这条盼望已久的起跑线上,有点小激动,心想是骡子是马就是它了!

终于开跑了!人很多有些挤,大家都很努力都想朝前挤,有点费力。前五迈基本跑在我的配速附近,不是我有意压着,一是人多二是身体不在状况,已经不轻松了。之后十迈配速有所提高但是低于预期,感觉也是不轻松。前半马1小时42分多还在预期之内,整体感觉控制的还不错。随后就是那四连坡,掉速是肯定的,但是没有觉得伤心!女儿就在伤心坡给我加油,我当时感觉还不错,伤心坡之后的21迈处我用时是2:51,离3:35BQ时间还有44分钟。在44分钟内搞定5.2迈,配速大概是8:30。 我当时想都是下坡或平路,平均8分半的配速应该问题不大。可就在我认为问题不大时不久,开始提速时大问题就发生了,双腿腿弯上下非常僵硬,像是快不行了。因为以前从未有过类似情况,虽然还在坚持跑,但是不知道继续跑下去还能坚持多久,心里完全没数,周围很多人开始超过我,也告诉我配速已经掉了很多了,这时候的想法只是怎么完赛了。

这样跑了一迈后没有任何好转,当时想过放弃比赛,但又不甘心!心里想着家乡的跑友们还在直播比赛,女儿特地从DC飞来刚在伤心坡给我加过油,多位亲朋好友也在跟踪我的比赛情况,我不能就这样就轻易放弃了。就这样拖着两条残腿继续坚持跑着,情况并没有变得更糟,说明我还可这样继续跑下去。神奇的是跑着跑着两腿抽筋状态基本消失,那时离终点还有三迈多,于是乎我又加快了步伐,想抢点时间回来,但是心里很清楚BQ已经不可能了。诡异的是,我的腿刚好点,我的表没电了,黑屏!(训练时,手表支持6小时没问题)

就这样我在不知时间不知配速的双肓状态下胜利到达终点!

坚持就是胜利!撞南墙也可以不回头!

有意思的是,当我抽筋撞墻掉速的时候,我就从波马tracking 上消失,被波马系统抛弃了,大队长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可能在想我进tent 了吧?后来突然就过终点了!

还是我的手表有灵性,在知道主人撞墙后不久,它也选择撞墙算了,免得主人看着时间和配速纠心!一切由他去吧,哈哈!

王功翠

4/17 看着看着就到了。为了这一天,我准备了三个半月。

这天早上不到7点,我们的教授大忙人朋友亲自开车送我们去地铁站。甚是感激。他和他太太还下载了波马应用软件跟踪我们。女儿也从VA赶来为我们加油。我的前老板也准备好跟踪我了。

我们下了地铁站,竟然有两个工作人员为我们打开闸门放行。前一天我们探路时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所以我们一次就买好了两天的往返车票。他们友好的问候搞得我们像是去前方的战士。

下了地铁、存好包,我们就去排队上厕所、上校车。一路上和不少人聊天。不少人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大家互祝好运。好像是做梦一样不真实。

坐上校车,看着外面雾蒙蒙的天,心情也沉重了许多。有一种被拉到荒郊野外丢弃,然后自己要凭强大的求生欲爬回去的感觉😄。心生一念:咱不下车,直接回去吧?正做着美梦呢,就到站了。无奈😮💨,只好跟着大家一起下车。

走了几步就到了运动员村。放远望去,有站着的、坐着的、躺着的、斜靠着的。乌央乌央的,穿着雨衣的、塑料布垃圾袋的。这哪里像是运动员村啦?简直一个难民营😂。

在等待出发的一个小时左右,吃掉了一个鸡蛋,一个snack bar,喝了一小瓶水。不知道是不是紧张,尽然排了三次队上厕所。最后一次是在CVS店门口。这个地方很合适,厕所很多,队不长。方便完就可以轻松开跑了。第一次跑波马的要记住这个地方。

本来是要和那位新人一起出发的, 可是刚出运动员村就开始下雨了。那位非要回去帐篷里躲一躲,化化妆。说要走你自己走, 话都到这份了,自己走就自己走😒。搞得后来他一直以为我在他前面,一直想追上我。所以,他最后的成绩不是差得太离谱有我的功劳😜

波马赛道上看比赛的人们的热情真是名不虚传。一路上不缺为跑者加油的人。虽然有几迈下着大雨,也没觉得有多难熬。早听过来人介绍了Wellesley 尖叫🙀隧道。所以很想亲自见识见识。跑着跑着,就听到前面有地动山摇的声音。原来是快到尖叫隧道了。当时只顾着在人群中找我女儿,过后回忆好像并没有隧道?下次有机会再跑我一定看看有没有隧道😉

半程的地方没找到女儿,甚是不甘。在伤心坡的地方一定可以看到她的吧?唉😮💨,还是没有看到那个穿我特意买的雨衣的人。后来听她说,她叫dad没有人反应,叫建平一下就有人抬头了。看来跑道上dad太多了。女儿说当时我还在几条街之外。可是等她再看跟踪软件时,我已经跑过了她的位置。她就开始追我,很快她就放弃了,因为她发现她追不上我😅

半程的时候我的手表告诉我1:52。我很是高兴。心想再加十分钟我还是可以四小时内完成。可是到21迈时我的手表就黑屏了(这事儿后来引出一段佳话,在此不表)。倒是没影响我跑步。心想只要我跟上大部队就行。可两条腿开始不听使唤了。感觉是要抽筋了。可能它们在想手表都罢工了,它们也想罢工吧。我只好放慢脚步。身边的人一个一个超过我。那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啊真是不好受。我觉得伤心坡应该改名叫伤腿坡, 是靠你们在后方的直播和跟踪支撑着我继续前行的。

到了到了!冲呀!感谢上帝!我终于到终点啦。看别人伸开双臂冲线,我也试着伸开双手。领过奖牌🏅️和雨披,我感觉腿真的要抽筋了。一波马志愿者小姐姐招呼一推轮椅的志愿者过来。我说我不需要。我站在那里不敢动了。小姐姐说你不能停。她扶着我走了一会儿,还为我拿了一个香蕉,让我马上吃了。我很听话地吃了香蕉。过了一会儿我的腿就没事了。真心感谢🙏那位小姐姐。

领过备用衣服包,问志愿者哪里可以换衣服。他说波士顿任何地方都可以😄。那好吧,我就在一救护车后面换吧。至少有一面是没有人看得到的。脱衣服穿衣服在平时是多么简单的事情,可那时似乎比跑马还难。全身都是湿的。手脚也不听使唤。只好求旁边一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帮忙。好不容易才换好衣服。

穿着干衣服,感觉好多了。放眼望去,咦,蒋委员长还在前一天约好的地方等着。好感动哦!不愧是大名鼎鼎的跑妈。再次感谢🙏跑妈!

走了几条街,一站路吧,才能坐地铁。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地下缺氧,我突然觉得晕,耳朵👂也听不见了。只好靠着我家那个不太靠得住的人。还好车来了,赶紧上车。找了个位置坐下。可能是地铁里空气流通好一些吧,我很快恢复了正常。谢天谢地😇。

这次波马之行收获满满。见到了多年不见的朋友和家人。在他们家一住就是五个晚上。多有打扰,望朋友见谅。朋友说希望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开头,以后咱们每年相聚波士顿。忆童年豪情壮志,望暮年童心不老!


结束语
吴可宇 (2023年飛跑团执行主席,本届波马参赛者之一)

2023年波士顿马拉松落下帷幕,飛跑团派出了前所未有的豪华阵容,一共有20名小伙伴参赛。

和往年一样,他们和三万名来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地的选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从霍普金顿到博伊尔斯顿街的26.2英里赛道,用自己的小手或大嘴体会了来自于尖叫隧道旁花枝招展卫斯理姑娘们的热情,用酸爽的股四头肌和飙升的心率体验了传说中牛顿四重伤心坡欲死欲仙的快感。

和往年一样,比赛中的疲劳和伤痛让每个人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己的极限,发现自己的力量和内心的强大。

和往年不一样,127届是2013年4月15日波士頓马拉松爆炸案的十周年,十年前的那场曾经让人们感到无助和恐惧的袭击并没有击垮任何人,而是让大家团结起来更加坚定地展现了勇气和坚韧, 四月十五号也因此被命名为One Boston Day。

和往年不一样,我们再也看不到每年风雨无阻叼着Boston Strong旗子的Spencer为参赛者加油, 他于2月17号悄悄地离开了,有两百多只他的亲朋好友赛前聚集在Boston Common为他举行了纪念活动。

和往年不一样,独孤求败的基普乔哥首次参加了波马,虽然前17英里一路领先,但是之后他左大腿肌肉出现问题,最终以职业生涯中最慢的成绩获得第6名,赛后他在Instagram上说了一段触动每一位马拉松跑者心灵的话 :"I live for the moments where I get to challenge the limits. It’s never guaranteed, it’s never easy. Today was a tough day for me. I pushed myself as hard as I could but sometimes, we must accept that today wasn’t the day to push the barrier to a greater height. In sports you win and you lose and there is always tomorrow to set a new challenge. Excited for what’s ahead."

乔哥说他还会再来跑波马,真心期待明年波马再次看到他挑战自己,也期待明年在赛道上和今年参赛的20位以及更多的飛跑团小伙伴们相聚。

127届波马参赛者名单:
林静,纪颖,易芳,沙劲,向飞,文岳荣,侯晓冰
蒋伟,吴可宇,黄凌毅,魏洛刚,李家宏,郭宏越,温立亭,贾兰齐,邱峰
彭晓航张全夫妇,郑建平王功翠夫妇

波马相册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2025 飛跑 | 星光熠熠, 闪耀伦马

Road to Boston

2025 · Jim Thorpe 飛跑在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