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26届波士顿马拉松
视频制作: 蒋伟
编辑: 佳临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beyond measure.
Ima show you, how great I am.
Last night I cut the light off in my bedroom, hit the switch, and was in the bed before the room was dark.
Ima show you, how great I am.
Only last week, I murdered a rock, injured a stone, hospitalized a brick, I'm so mean I make medicine sick.
Ima show you, how great I am.
This kids gonna be the best kid in the world.
This kids gonna be somebody better than anybody I ever knew.
Ima show you, how great I am.
I have wrestled with an alligator, I done tussled with a whale, I done handcuffed lightning, thrown thunder in jail.
Ima show you, how great I am.
All you chumps are gonna bow when I whoop him, all of you, I know you got him, I know you’ve got him picked, but the man’s in trouble, Ima show you how great I am.
But 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you changed, you stopped being you.
You let people stick a finger in your face and tell you you're no good, and when things got hard, you started looking for something to blame, like a big shadow.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you already know, the world ain’t all sunshine and rainbows, it’s a very mean and nasty place and I don’t care how tough you are, it will beat you to your knees and keep you there permanently if you let it.
You, me, or nobody, is gonna hit as hard as life; but it ain’t about how hard you hit, it’s about how hard you can get hit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how much you can take and keep moving forward. That’s how winning is done !
Cause if you’re willin to go through all the battling you gotta go through to get to where you wanna get, whos got the right to stop you. I mean maybe some of you guys got something you never finished, something you really want to do, something you never said to somebody, something.
And you’re told no even after you pay your dues, whos got the right to tell you that, who? Nobody! It’s your right to listen to your gut, it ain’t nobody’s right to say no, after you earn the right to be where you want to be and do what you want to do.
Now if you know what you’re worth, then go out and get what you’re worth.
But you’ve gotta be willing to take the hits. And not pointing fingers saying you aint where you wanna be because of him, or her, or anybody.
Cowards do that and that ain’t you!
You’re better than that!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It is our light, not our darkness that most frightens us.
There is nothing enlightened about shrinking so that other people will not feel insecure around you. We are all meant to shine, as children do. It is not just in some of us; it is in everyone and as we let our own light shine, we unconsciously give others permission to do the same. As we are liberated from our own fear, our presence automatically liberates others.
You know, when you get old in life things get taken from you. I mean that's...part of life. But, you only learn that when you start losing stuff. You find out life’s game of inches. The margin for error is so small. I mean. One-half a step too late or too early, and you don’t quite make it. One half-second too slow, too fast, you don’t quite catch it. The inches we need are everywhere around us. They’re in every break of the game, every minute, every second. On this team, we fight for that inch. On this team, we tear ourselves and everyone else around us to pieces for that inch. We claw with our fingernails for that inch, because we know when we add up all those inches that’s gonna make the fuckin' difference between winning and losing! Between livin' and dyin'!
Our deepest fear is not that we are inadequate, our deepest fear is that we are powerful beyond measure.
All you chumps are gonna bow when I whoop him, all of you, I know you got him, I know you’ve got him picked, but the man’s in trouble,
Ima show you how great I am."
纪颖 - 一波三折首波马
参赛资格
去年2021年1到3月经历了第一轮正式的14周的马拉松训练,四月份在马里兰一个小镇取得了波士顿马拉松(波马)的参赛资格。波马的资格是按照年纪组和性别决定的。我这个大妈级的年龄组,需要跑到3:50:00即可取得参赛资格。
2021年125届10月波马--失之交臂
记得去年的波马是6月份左右报的名。由于COVID,波马限制了参赛人数。本来三万人的大型比赛,最后决定1万5千人报名。那么怎么勒紧腰带呢?就是把资格时间的那条线再向上提。取得参赛资格的人,都是人心惶惶,大家预测会提多少呢?最后是提上去了7分多,而我仅仅以3秒的余量取得了报名资格。
一个夏天挥汗如雨的认认真真的又跟着计划练了一遍。当然是离不开跑群的小伙伴们,每一个long run都是离不开你们的。
一直到了9月底,平安无事。然后就内分泌不调,然后就贫血了。跑了3-4迈就头晕,供氧不足,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 像夏天的狗。看了医生,吃了药,正常了。但是这贫血要3-4周才能恢复到正常血色素, 只能弃赛。这一个棒子打过来,练了一个夏天,没有收获,就像怀孕了,最后一定要abort,此处伤心流泪难受100字省去不计。
2022年波马 - 我终于来了
2022年的波马正常举行,新英格兰的爱国者日,4月的第三个周一。我在马里兰取得的参赛资格还是管用,(基本上成绩管用一年半)于是又报了名。
- 12周的训练计划 - 1到3月严寒中训练。周一到周五在四爪哇(跑步的app)上和小伙伴们互相鼓励。周末长跑一定是约了小伙伴一起完成。还有要提的是:一般下雨的日子我不跑(绝好理由偷懒),但是考虑到波马的天气四月份十分难以预料,最后一个12迈中长跑,和魏老师在大雨里完成的。如果没有魏老师的陪伴,我一定会5迈就回家了。就像当年的波马一妹艳霞陪我跑的时候说的,马拉松is as much as a mental game than a physical game. (马拉松更是心里战)心里强大,大雨里也能跑下来。此处她分享的各种励志的跑者,铁人书籍忽略不计了。
- 波士顿之行的后勤工作 - 报名以后就时不时操心想酒店,行程等等事情。还有自己一个人去(搭伴其他同去)?还是一家人去?毕竟是第一次心里没底。最后一切都非常完美, 决定一家人一起,老公想参观博物馆,小儿子想住酒店(酒店,就这么大的心愿),大儿子也在高中部跑5k和田径非常投入,应该感受一下波马的气氛。(看看这一家人--各有各的agenda😄)。当然也是为我加油打气了!完美行程最主要的是因为有跑群的跑爹跑妈,还有秘书等等,跟着他们没差。非常感谢林老师,我们一家人住在他们推荐的起点的酒店(2个卧室,还有个小厨房)。住在起点还可以名义上早上多睡(躺)一小会儿。当然是因为感恩有住在终点伙伴帮忙存包才行。(此处给波马主办方提意见:为什么起点不可以存包??!!)感谢zz 带着我老公和娃在12迈处加油。跟着过来人走,错不了。小插曲:秘书林老师定的餐馆太好吃了,小儿子说:妈,明年你还来跑波马吧,我好来这里吃川菜!😂😂
- 比赛前一天 - 中午跟着领导们去网红打卡(波马起点)的地方虾球转。领导们觅友(美国各个地区来的跑步精英),我们群众就看看实地出发的标示,心里踏实啊。然后进城去领号码牌,各种拍照。当然跟着领导们(大队长当天穿着2012年,10年前的波马夹克,应该进博物馆了)更可以好好取经。大队长和翔哥在车里讨论的吃能量胶,喝水,吃盐丸对我非常有启发。吃胶:21迈以后就不必吃了,吃了也不吸收没作用。喝水:一边跑一边喝水,我每次都是呛到,大队长说,50度天气,失水不多,喝水就抿几口就行了,喝不进去没关系。盐丸:大队长和翔哥都说盐丸不必吃,失水不多。可是我说我30度跑马都吃,怕抽筋,他们说那你就吃吧,当安慰剂吃。哈!事实证明我14迈吃了一颗盐丸(林老师赞助的),23迈还是抽筋了20秒,当时第二颗盐丸摸不到了,没吃,后来也没抽筋。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没有跑太快。所以盐丸到底是不是安慰剂,我还是无解。
- 比赛当天 - 比赛前 - 比赛服装:天气是完美天气,华士45-50多一点点,有风。穿长袖还是短袖t-shirt呢?中裤还是短裤?纠结症的我想想小队长,大队长,魏老师会怎么说,最后决定短裤短袖。
- 比赛当天 - 比赛前 - 睡眠,其实一早五点就醒了,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也睡不着。呵呵。但是躺着也是休息,节约体力。
- 比赛当天 - 比赛前 - 早饭,我的官方出发时间是10:50,所以这大中午的,怕跑着跑着饿了怎么办。早饭吃的一倍半的量。后来碰到林老师,一交流,发现自己吃多了,吃咸了还口渴。跑步过程中后悔吃多了,最后一个胶没吃。 所以说早饭还是倍加注意的。
- 比赛当天 - 比赛前 - 到达起点,zz送我和林老师到达在起点的班车,和老黄汇合。然后坐了10几分钟班车10点前到了运动员村。在车上我就想,这一车的都是像我一样磨练出来的跑者,每个人估计都有好多曲折的故事。大家终于可以经历一场波马了。不管成绩怎么样,都是赢家。运动员村太热闹了,人多。多亏带了手机和易芳翔哥联系上。大家一起排队,一起在CVS脱了最后的一层衣服。我和易芳一起到达起点。
- 比赛当天 - 比赛 -3:45:56,波马的赛道的确像大家说的,开始好多下坡。前半程我真的没有怎么用力气,轻松的跑完了10迈左右。因为想着,留下力气冲后面的坡。魏老师提醒过我,21迈伤心坡前,16迈到21迈之间还有四五个不小的小坡,其实不然,我感觉16迈之前好多大大小小的坡。可能是下坡跑多了,一点点小坡就觉得不轻松。我彻彻底底的在意志上被打败了。最后十几迈都是数着数过来了。还有过了21迈伤心坡以后到终点竟然还有几个小坡,😂,都是因为下坡后造成的假象。波马太欺负人了, 下的越多,回升回来的时候就越痛苦。这时候,想着这正是艳霞说的mental game。难道我还弃赛吗?坚持就是胜利。说被波马赛道打败了,过了16迈,我看了看手表,想如果我9分一迈的话,就能够达标3:50了。获得下次的比赛资格,小儿子又可以来吃餐馆了,不要拼了啊,这是多么的佛系想法啊。最后跑出来了完美的正劈叉,😄跑者说负劈叉(negative split)就是说越跑越快,说明实力好,跑的轻松愉快。我前程是配速8:15,后面是8:50左右,最后平均8:33。
- 比赛当天 - 比赛 - 热情的波士顿人民,也果不其然,像大家说的,波士顿人民太热情了,26迈的赛道就没有一段清净的,加油呐喊助威不断。可是我过了之前的几迈以后,没了新鲜感,就怎么不享受这热情的待遇呢,因为我没有脑力了(所有的能量都到了腿部的肌肉了),脑子就想着啥时候喝水,啥时候吃胶,喝水还是喝运动饮料。对了,3万人的比赛,虽然分批出发,赛道上真的有点拥挤啊,我还要想着躲人, 别撞到啊。我倒是觉得放点熟悉的劲爆的音乐更好,因为他们喊啥呢,我还有用脑子去识别,我脑子没能量了啊!波士顿人民,你们喊你们的,对不起了,我只能专心跑步了,什么击掌,挥手,我一个菜鸟就只能都视而不见了。
最后感谢:跑群的朋友,一起跑步,交流,关心,支持。我这波马是一波三折,完成三次训练计划之后来的,没有你们,我估计都不会有第一次的开始。更是感谢老公和两个娃的支持。感谢你们支持我跑步,特别感谢这次的波马经历的陪伴。
小队长总结评论:
Number of 3-month training plans completed: 3
Total distance: 1,750 miles
Number of long runs>16 miles: 30
Boston Marathon finish time: 3:45:56
The feeling of running Mile 26 on Boylston Street: unquantifiable
It’s not a distance or a time. It’s the deep desire to lace up your running shoes. It’s the fresh air, sunshine, raindrops, and snowflakes as you plod along. It’s the surge of endorphins or black toenails. It’s everything along the way, the ups and downs. True joy of running lies not in reaching the destination, but how to get there. And enjoying every minute of it.
魏洛刚 - 波马, 我按约回来了!
真幸运,半年跑了两个波马!去年的波马,因疫情改到了10月举行, 而今年的波马在传统的4月爱国者日举行,相距整半年, 这大概是波马百年史上第一次吧,被我遇到了,真是有福之人,而且两次都PR了。 下边是两次波马冲线照, 像不像在同一时间摆拍?下次再来是不是还应该着同样的装?
2021年十月第125届波马
2022年四月126届波马
准备及跑波马的几点体会
初段调速。这次波马人数比上次多出了约一万人, 起跑后1, 2迈, 跑道上人头攒动, 个个都是前簇后拥,基本只有随着人流往前的份, 随着跑了一段, 发现配速只有8:30!这和我的目标配速差40秒,被逼要加速了,于是开始在人群中穿梭着跑, 多费不少劲不说, 也没能达到理想的配速。 如果是想PR,我觉得应尽量挤到你所属corral的最前列,或是混进前一个群, 大家的速度都会快一些。
中段巡航。这次的目标是要跑进3:30, 由于波马跑道先易后难, 我前大半段按7:50的配速 , 比上次波马的巡航配速慢约5秒,想多保留些体力,这样在爬几个坡(Newton Hills)时就不像第一次时那么累, 同时也给些缓冲时间到最后几迈, 即使掉速也避免有太大压力,直到19迈,速度控制得不错。在爬过牛顿前三个坡时, 速度平稳, 巡航距离较长, 尽量设控好配速。
跑伤心坡。 为了伤心坡上不伤心, 平时多进行了些爬坡练习, 同时前程的配速也做了调整,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太太带家人加油助威点选在了伤心坡。 当我开始跑伤心坡时, 努力表现出最好的状态, 并不时地两边张望在人群中去寻找亲人, 这时的注意力已不是伤心坡了,当跑到坡顶后没见到她们, 还有点小小的失望。 后来看到她们为我拍的照片和录像,嗓子都快喊哑了,内心非常激动。亲人朋友的加油助威, 精神上的支持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站在人群中寻找跑者难, 跑者在众多的人群中找人更难, 一定要穿或带着醒目的标识才能快速识别定位。下边两张照片是太太给拍的, 超赞!
跑伤心坡的淡定
伤心已木有
艰难几迈。 从总体跑道升降曲线看,伤心坡后一路下坡, 可以尽情发挥了, 但对我并非如此, 已跑了21迈并刚爬了几个坡, 体力消耗很大, 双腿已开始感到僵硬, 心跳也偏高, 跑着感到非常吃力,害怕跑崩,我把速度放慢了些, 身体的确得到了恢复, 但副作用也来了, 精神上的放松, 本能的偷懒开始主导了,身体适应跑慢的速度比适应跑快的速度快多了, 以致到26迈时, 配速快降到9分了,当意识到再慢下去就不能达标时, 才重振精神,向着目标冲去并圆满结束, 官方成绩: 3:29:33。 我是那种比较保守类型的,吃苦可以,但不愿挑战自我极限的人,如果最后几迈咬牙坚持, 也许不会跑崩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精神的放松, 懒惰求舒适(相对)立马占上风;计算比赛成绩时, 一定要按手表上显示的运动时间, 它基本和官方时间一致。
胜利的喜悦
计划训练。波士顿位于海边, 波马比赛时的天气变化无常,很难预测,天热时, 很多选手在暴晒下中暑晕倒, 天冷时,又有不少选手在风雨中失温。 为能在不可预知的条件下顺利完成波马, 在备战训练时, 我在暑夏最高温时段跑过, 在寒冬最冷时刻练过, 也在大雨雪风中冲过,这些不是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是练习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 说白了就是自己定个目标逼自己去实现,自虐。 为了在波马中跑出理想成绩,按计划严格执行, 这样才能够提高耐力和速度。 这次波马训练计划是阿妹70, 比赛目标是少于3:30, 在训练时, 自己是按目标3:24 执行, 平时的跑道和手表的计时总是成绩要好些。 下图是我训练计划及执行表,我想每一位能参加波马的健儿都会有一本艰辛奋斗史吧。要想提高比赛成绩, 一定要量力按训练计划执行,这样可以在速度耐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 又减少受伤机会,每天,周和月都有一个目标, 看着目标一个个的实现, 就不会感到18周的训练那么漫长难熬; 如果对比赛没有成绩目标, 跑步锻炼一样可以健身强体, 但当气候状况不佳时, 很可能就不会去体验那特殊的感觉了。
阿妹70 计划实施自我检查
理解支持。 要跑好波马, 必须有系统的训练, 这势必会占用大量的时间跑步练习。 按每周55迈来算, 每周光跑步时间就约8-9个小时,而且长跑后体力下降,使家务事及其它一些活动受到影响。 我想每位严肃的马拉松跑者都会有理解并支持你的家人, 或者是位调和家庭关系的专家。 其实我觉得支持不支持都还是体现家人对你的关心, 怕跑太多了会伤身体, 尤其是膝盖, 当你跑步练习和比赛结束后无伤无痛,身体健康日渐强壮,又不影响正常的家务事时, 家人自然就会支持不反对了。
意外收获。 中招了! 我在这次跑波马时染上了Covid-19 病毒。 周一跑完,周四上午开始出现病症, 下午进行自测, 阳性,估计是在跑道上前2,3迈被染上的。确诊后第一时间赶快通知这几天密接者并和家庭医生联系, 被告知什么都不需要做, 在家休息就行了, 好消息是密接的朋友都没被感染。 跑马拉松的, 没有心肺功能不强的,果真就是几天症状消失, 现在身体已经恢复。 这一意外收获使我对这次波马的印象更加深刻了。
易方 - 首波马,跑在本命年的春天里
据说跑者有三种,一是普通跑者,二是跑马拉松的,三是跑波士顿马拉松的。一直把自己纳入第一种,没料到不经意间进阶到了第三种。
跑步一晃8年,遇人会很自豪地自我介绍说是跑步爱好者。当然和群里其他小伙伴们比起来,充其量只能算是休闲娱乐型跑者。虽然也是老司机了,基本属于年年上路没啥长进的那种(汗一个)
波士顿马拉松,早早听说过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马拉松,堪称跑马者心中圣殿一般的存在, 到今年已经第126个年头了。哪个跑者不对圣殿心生向往呢?佛系归佛系,也曾暗搓搓地梦想哪天去朝圣,但想到它严苛的参赛资格,就觉得离我太遥远。只能幻想着哪一天,自己的实力能承载起理想(耳边响起:等我老了...... ),直到2019年费马。因为是家门口的比赛,从2014年开始我基本每年都参加。熟悉的赛道,沿途队友们的啦啦助阵,天时地利人和,居然意外加入好几位小伙伴们一起成功BQ。波马梦想自此开始发芽。疫情的缘故,2022的波马资格还可以用2019年成绩报名,而且没有cut off,顺利拿到了第126界波马的入场券。
恰逢俺本命年, 今年的春天,人生第一次波马,算得上一件大事,至少是自己跑步生涯中的一个里程牌啊!
赛前
今年波马小分队整容强大,由跑群大队长,委员长,群主带领,率福吉谷,平安谷一行共12人,在比赛前的周末纷纷北上。我早早的周五晚上就开车过去了,留够了充足时间和波士顿的老同事老朋友们聚会叙旧,把酒言欢。周日和大家约聚在Expo,取了号码牌,各种组合背景的合影。在波马墙上找到自己的名字还是蛮开心的!老波马们自然不太在意这些,轻描淡写地说赛后会收到一份完整的成绩记录,上面啥信息都有。俺等新波,初来咋到嘛,新鲜难免。再一溜尾随跑爹跑妈大拿们去终线踩点,聆听大队长模拟讲解在Boylston大街上最后几百米的感受,提前想象了一下冲线的感觉。感觉差不多把这次波士顿之行过成愉快的假期了。
周一比赛日早晨,酒店5:30 开始就有shuttle每隔15分钟送选手们到终点存包,再坐车去起点。我收拾好下楼,把行李存放在车里,再回到大厅的时候,已经快7点了。大厅里聚集的多是穿着波马夹克的,感觉就是一个跑者的大聚会。我如迷途小马,在大厅里晃晃荡荡,突然惊喜地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转头发现刘翔正悠闲坐着享用早餐。翔哥是福吉谷老群主,也是第一次波马,找到老熟人结伴自然开心不已。我俩Bib的起点上车时间都是8:15,从旅馆过去大概15分钟。 想着应该还来得及,于是干脆在Starbucks一人点了一杯咖啡,再加点热乎的早餐,翔哥请客。吃好喝完才悠悠闲闲的走到酒店门外,排队去终点的车。 到Boston commons已经快8:30,按号码牌存完包,再排着长长的队坐上了去起点的车,到达HOPKINTON差不多9:45,离预定出发的时间10:50还有充足的时间。
和先到的纪颖汇合,三人一起随着人流进入运动员村去起跑线。大家都还穿着要扔的衣服保暖,有志愿者在查每个人的BIB,就见大伙纷纷掀衣解怀,露牌过关卡。
赛前好几星期就有人在群里跟踪预测比赛当天的天气了。波士顿的四月天,小孩脸,说变就变。这些应该是那些老波马们都亲身经历过的,或是切肤之痛?(当然,高手们一般都是痛并快乐着,还能顺便着PR收割各种Q)这次波马,据说是有史以来的最好天气了。晴天微风,气温40~ 50。(注:周一晚上回家,大雨滂沱加气温降低。不由得感恩天公如此作美,否则这次的波马经历就是在雨水泥泞中苦苦挣扎的另一番惨像了)
赛中
"来跑波马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追求成绩的,另一种是享受过程的",波马老将宝庆大队长这般总结。我,毫无疑问属于第二种。
第一次参加波马,实事求是的全方位对自己评估了一下,对这次波马之行的首要目标就是安全完赛,体验并享受过程。在群里陆续读到过不少最近几年波马选手的参赛经历,不少人提到后半程赛道难,坡多腿抽筋。我今年训练量少, 而且没有针对性的爬坡训练。心里担心,如果腿抽筋,能不能站着走过终点都保证不了。一路被这个担心困扰着,加上后半程基本处于大脑缺氧,导致我跑完记忆寥寥, 对整个比赛只有大致模糊的感觉。
站在起跑线上,心里一阵阵激动。看着身边一位位准备出发的波马选手们,感觉自己身体也充满了能量,想象着一会儿脚下能呼呼生风,身轻如燕。
前半程,跑的还是蛮开心的。
翔哥在我们三人里面最靠前,先出发。纪颖主任本来是corral5, 为了等我一起而推迟到了corral6出发. 越往后人越多。主任实力妥妥,目标是在波马赛道上BQ。而我是完赛为目标,怕连累她,我叮嘱主任:一会儿你跑开了,千万别管我哦!
前6迈基本下坡,我老惦记着别下半场腿抽筋,想着前面得压着点(赛后意识到,前面再压着,我还得崩)。我跑步素来是跟着感觉走, 具体操作也只是随着人流往前,偶尔有机会跟在主任后面踩踩蓝线(主任说了,蓝线是最短距离!能少跑点就少跑点呗,嘿嘿)一路风和日丽,路旁观众热情欢呼,为每一位选手加油打气。我沿途盘点着路旁的风景和观众,尤其前方跑姿优美的帅哥美女们,那叫个赏心悦目!尤其一小个子女生,目测身高和我差不多,自带补给,长发马尾飘飘,轻盈动感十足。她一直在我前方不远,直到快第9迈,开始提速,灵动如小鹿踩着七彩祥云一般绝尘而去了!乖乖,这妹子敢情是奔着3:20去了,还轻松负劈叉!绝非我这等娱乐型跑者可比啊!赛后我才意识到,因为跟在她后面,我这几迈是近8分的速度,远超过我的实力,这也给我下半场的煎熬留下了伏笔。哎,贪图美色,害人不浅啊!
事先就听闻波马补给很丰盛,水站很多,还发高级胶。 所以出发前我啥也没带。早饭有翔哥请客吃饱了,管到起跑没问题。因为怕抽筋,心里打算是前半程尽量多喝水和Gatorade补电解质。基本逢水站就停下来喝。一路过去咕咕咚咚,到10迈左右感觉肚子里动静很大,Gatorade都快涌上喉咙了,开始隔水站喝。 胶是第11迈才发的,吃了一个黑色不带咖啡因的,比平常自己吃的要少粘稠,口感还不错像果冻。
刚过12迈不久,远远地听到一阵阵尖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卫斯理尖叫隧道果然名不虚传!数不清的青春靓丽小姑凉们在赛道两旁热情地欢呼加油!当时想着帅哥们估计要在这停步不前啦!我努力坚持着目不斜视,沿着马路中间的蓝线,踩着不变的小碎步伐,在菇凉们的热情欢送声中过了半马。1:50,这个基本算是我的半马最好成绩。不由得心里暗喜: 咦?没准今天能在波马赛道上破4?
当然, 这只是咸鱼不得已彻底躺平前,心中仍存的美好幻想。
过半程不久,腿就开始感觉沉了,仍清楚记得当时盘旋在脑海的念头:今天要是跑半马该多好!! 抬手看了一下表,居然显示“电池不够”! 昨晚上明明充好电了的,以往跑全马绝对够。难不成, 这次连表也嫌弃我?
赛前没做太多功课,但也听说了那致命的连环坡,更不用提闻名遐迩或臭名昭著的伤心坡。才行至17迈,眼角余光看见路旁一位跑者倒地,痛苦的蜷成一团,心里不由得一阵悲怆,暗想下一个不会是自己吧。看见前方有医护匆匆赶来,只能祝愿那人最后安好无事。
路边的欢呼依旧,对我已经只是成了背景音效;前方仍有帅哥美女,可我已经开始眼神迷离,时不时还重影。基本不看表,唯一依旧执着追寻的,就是赛道旁,下一个里程标记。
迈着灌了铅似的脚步,像蜗牛一般一步步的往前挪。 不知多长时间过去了,一抬头,陡然看见那条横幅:“祝贺你成功登顶伤心坡! 顿时觉得, 天空如此明媚!因为这就意味着只剩下个位英里数了,心理上顿时感觉也不那么遥远! 虽然跑马的人都知道,这最后几迈才是真正考验实力,最折磨人的。显然,我当时已经不能理智的思考,要跑完, 全靠“走心”了。心里记着的是: 福吉谷的小伙伴们还在家里线上实时关注着比赛,给我们加油呢,不管多长时间,爬也得爬过终点啊!
这次波马很多华人跑团都进驻了啦啦队,在赛道两旁,不同地段给大伙加油照相。可跑得神志不清的我,基本错过了大部分,除了飞狐萨队小分队。亦或是他们看见我了,我却两眼发黑,貌似视而不见。 一路艰辛,大概24迈左右,恍惚听见有人喊“加油,Sunny!" 是岚山群主Wendy!原来刚刚经过了岚山的加油站,眼角还能看见飘扬的岚山大旗飘扬,可已经完全没有力气回头,只能稍稍抬起右手以表谢意。
跑在Beacon街道上,清晰可见波士顿城里的高楼大厦, 街道两旁热情观众,给人一种错觉, 似乎快要到终点了, 可却怎么也没有尽头。直到看见25迈的标志,开心的我,几乎要跑了起来!摸了摸胳膊腿,数了数心跳,估算着这最后一个迈,不出意外的话,自己应该是可以站着冲线了!(赛后看官方打着水印的后半程照片,我那时基本已经是一脚一脚地往前挪了)
终于上Boylston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清晰可见的终点线,给极疲惫的身体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提起脚步加快步伐慢慢跑起来,一步步终于跨过了终点, 4:03!
波马归来,自然又成一名普通跑者。感恩着自己每个能健康开心跑步的日子,跑步带来的那份内心的宁静和美好,跑步中遇到的美丽的人和事!感谢这一路跑来,家人的支持,跑群小伙伴的陪伴和鼓励,每次龙润不管多慢,都不离不弃!! 春天,是生命绽放的季节;今年的春天,将注定因为这次波马经历,有了你们的陪伴,而在我的记忆中被赋予别样的色彩。
借用跑群翁大神说的"无论快慢,毕竟我们的初衷就是能够健康快乐地跑到地老天荒!"
林静 - 2022波士顿之旅, 献给老公天国的父母
我们全家的第二次波士顿之行在今天下午走进家门后画上了句号。不算圆满,但是也达成了3/4的目标,目标之一是可以在波士顿赛道上留下一张全家福,之二是可以顺利完赛,之三是留下一张自己昂首挺胸冲过终点的身影,之四就是可以qualify明年的比赛。之四于我而言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在上周二也就是2022年4月12日之后。那一天,老公的妈妈,我的婆婆,疼爱贝克的奶奶于家中去世了。事情发生的太过突然,周一的时候老公还收到婆婆跳舞的视频,老太太在视频中的音容笑貌,犹在面前。
疫情以来,旅居海外的华人回国遥遥无期。哪怕是发生失去至亲的妈妈这样的意外,我和老公依然没有办法回国奔丧。儿女们不孝,连这最后一程都没法送她老人家。上一次见面是在18年夏天回国料理公公的后事。之后一直念叨着带着老太太来美国散散心,由于突如而来的疫情,一拖再拖,直至失去了最后的机会。我是从18年的11月费马开始自己的马拉松之旅的。从那以后,老公和婆婆都自豪的称我为我们家的小运动员。19年夏天开始,老公也断断续续的陪我跑步,还参加了19年的费马,不过婆婆一直都调侃老公不如我跑得快。可以说,婆婆是两边家中唯一一个以我这个没有产出只有投入的爱好为荣的长辈。当然了,婆婆的个性如此。在她眼里,只要是我的孩子,不管做啥,无论做的咋样,都是我家孩子是最棒的。也因为如此,我们总是念叨着有机会一定要让老公带着她,亲眼看看我跑马拉松的矫健身姿。或者北京,或者波士顿,一定有机会的。谁知竟成了奢望,从此天人永隔。
这一个星期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既然什么都不能为婆婆做。我跟老公决定不要打乱原计划,按部就班的生活下去。那么继续去波士顿参赛,也就成为我们分散注意力的一个好方法。也许是心思已经不在比赛上,赛前倒是比之前轻松很多。除了想起老人家音容笑貌时的失落。这种失落会让人瞬间从高空跌落到低谷。比赛当天也在出发前有惊无险的找到了蒋伟,仿佛一切都还很顺利。然而情绪的闸门没有一个可以随时切换控制的开关。在平稳过渡了将近10迈之后,我无意中往围观的人群中一瞥,看到一位白发老奶奶,慈眉善目,突然就喉咙发紧,鼻子发酸。不由自主的伸手拉住了蒋伟的T-shirt,他下意识的说这是下坡啊。我随口说自己岔气了。暗暗深呼吸希望自己可以把涌上来的悲伤情绪压回去。失败了。停下来走到路边,喊了蒋伟一声,告诉他我小腿要抽筋。假装拉拉小腿,转移一下注意力,回过头再跑,精神却已经无法集中。本来在赛前跟他打过招呼,说家里有突发情况,比赛结束后再告诉他。实在没忍住,把婆婆去世的消息说了出来。闸门打开之后就再也没法收回去了。此时还没有遇到老公和贝克。他表示无论如何也要把我送到郑郑手里才可以。所以坚持着继续了1迈多,远远的看到一人一狗翘首等待。一家人终于碰面了,慌乱中拍照留念。
等在路边的老公一如既往的镇定沉稳,可是我却深深知道他镇定背后的沉痛。他没有意识到我的反常,催促我赶快继续上路。我随着惯性又跑出去了1迈多,这次是意识上放弃了。按停了小明。13迈水站处看到路边一个志愿者,停下脚步,借了电话。拨通老公的号码语无伦次的告诉他,我想妈妈了,太难了,坚持不下去了。我并不知道电话那端的他听到我这样说的时候的心情,有时候在他面前我任性的像个孩子。明明他才是最需要安慰的那个人啊!老公要来接我。我决定自己走进medical tent去终点,让他等我消息。转过头却看见蒋伟一直在水站旁边等我。垂头丧气走过去,告诉他我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蒋伟无奈的问我,你确定么?如果不是身体的不适,你真的要留下遗憾么?你回去能做什么呢?既然什么都不能改变,为什么不按照原计划完成呢?否则不是越发愧对郑郑么?纪念老人家最好的方式应该是finish it strong。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没法正常思考,这些问题我统统没办法回答。怎么办呢?我也不知道,机械的再次按下小明,跟着蒋伟跑了0.6迈。看到14迈的marker之后再次停表。我真的需要思考一下。告诉蒋伟不要管我了,先走吧,我自己来决定接下来要怎么办。蒋伟留下一句,已经14迈了,你一定要想好再做决定。不再劝我,把决定权留给我自己。感谢跑妈的善解人意,我想如果他一直在身边的话,我的思想也会一直拉扯。从后面看着他渐行渐远,剩下我独自面对内心。30秒后我又一次按下小明,没有再给老公打电话,也没有再次停下脚步。慢慢的,心里的悲伤和遗憾减轻了。可大概由于断断续续的情况太多了,波马赛道这种rolling hill本身就容易疲劳,所以我再也没有办法回到最初的节奏。但节奏于我已经不重要了。可以说剩下的12迈不是我在赛道上奔跑,是我和老公背负着对妈妈的深深的怀念,用我们的拳拳之心完成的。后半程的我第一次体验到了比赛抽筋儿的感觉。从22迈开始,我每迈出一步,都感觉好像有牙齿在用力的咬着大腿,但是那时的我对于这种身体上的疼痛采取的是拥抱的态度。是疼痛让我更加坚定的迈出每一步。我第一次忽略了赛场上的一切,用力的用心的在跑步。直到看到终点,冲过终点。虽然我还不够strong,但是我finish了。冥冥之中,婆婆在看着我吧?妈妈,我会照顾好郑郑的,你放心。
取完东西看到等在路边的蒋伟、老黄和颜主席。蒋伟给了我一个肯定的眼神,你还是跑完了,恭喜!我知道这一句背后的千言万语。纪念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种,今天就让我以这样的方式来告慰婆婆的在天之灵吧。奶奶看到这么神气十足的贝克一定很开心吧。
无论从精神上,还是身体上,这次的比赛对我来说都是最艰难的。我跑的不好,但,我尽力了。人生的路还很长,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可能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做不好,但是我和老公,我们也会尽力,会努力生活,会相濡以沫。公公婆婆虽然不在了,但是我们还在。生生不息。24日我们还会继续完成另一场比赛,在加州,与国内隔海相望,爸爸妈妈你们为我们加油!
小队长总结评论:
A new pair of Nike Alphafly Next%: $275
B2B marathon entry fee for two: $1,030 (what a ripoff! Probably won’t do it again at least for now.)
Seafood paella for carb loading before the race: $50
Round trip flights to San Francisco: $784
Running Mile 26 holding hands with loved one: Priceless
There are some things money can’t buy. Capture the most memorable finish line crossing is one of them.
是的,2013 年的波马就是我开始跑步的起点。主要的理由是不想让恐怖给自己留下一丁点的阴影。以前是自己不跑。现在是感觉有人用恐怖来阻止自己跑。那么,跑步就有了战胜恐怖的意义。那时我已经来美十多年,每天都是忙于工作,完全没有锻炼。当我第一次跑起来的时候,没到十步就不得不停下来,以缓解双腿和胸口难以承受到的压力。黑哥当年是我们的旗手和领袖。他说服我们北美的同学们跑步。他说,你们不仅可以跑五迈,而且可以跑十迈,并且可能跑 13.1 迈。我当时急不可待的把我的发现告诉我认识的,刚认识的和将要认识的朋友们。在老朱家过节的时候,我加功翠做了一个微信群。后来,大队长和委员长加入后,我们取群名为福吉谷。完全没有想到,福吉谷从此每年都有新人,每次比赛都有新记录,每次群跑都有新故事。这几年,福吉谷成了费城最大的跑群。
跑波马并不是我的目标,也许只是我的一个梦想吧。不过我每年都能明显感到自己越跑越远,越跑越快。2019 年的费城马拉松,我竟然以少 57 秒的成绩,获得波马的资格。2021 年,我正式获得126 届波士顿马拉松入场券。
我第一次亲自跑波马就这么出人意料地开始了。九年后重回波士顿,去做当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内心确实有点小激动,感觉自己算是一个有那么点勇敢的人。我们八位,大队长,委员长,主席,ZZ 夫妇和他们家的狗狗,相约周六在老黄家集合后一起出发。
郭晓晨
比赛当天,我和我的同事及训练伙伴Volkmar请我们的家属开车送我们到Hopkinton State Park。从那里再坐班车不到10分钟就到了起点。从起点附近的停车场比到终点做班车方便不少,也不用起的很早,唯一的缺点是没法存包。感谢大队长帮我们存包,后来证明存包真的是救了我们。运动员村人山人海,有的运动员见缝插针的热身跑,有的坐在地上耐心等待却也难掩内心的激动,也有的有一搭没一搭的和陌生人聊着天缓解紧张的心情。我试着热身跑,可人太多实在跑不开,便原地做些力量训练激活肌肉。即使是简单的伸伸腿,也时不时踢到过往的其它运动员。我和Volkmar都在第二个wave,却不在一个corral。他决定退到我的corral一起出发。但我们说好各跑各的,什么时候想分开都是自己的决定不用告诉对方。这在后来比赛中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在运动员村一个多小时的等待之后,终于等到我们的wave出村进corral。站在corral里打量着身边的运动员,他们都是和我差不多的qualifying time。本应摩拳擦掌,激起竞技的斗志,灿烂的阳光下觉得更像是一场万人群跑。不知道wave开跑具体是什么时刻,只知道人群开始向前移动了,我们走到起点就可以跑了。但真到了起点,也并没能跑起来。大家低头按下手表,用余光看着周围的人生怕踩到别人。上次波马是随到随跑,第一迈的大下坡加上起跑线的兴奋很难控制不跑快了。这次的起跑线摩肩接踵,根本跑不快。幸好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配速,过了一会可以跑起来了,周围的人不知不觉协同步伐,好像在行军。第1迈7:30,刚好是教练要求的配速。第2到8迈,我和Volkmar基本是在一起,不知不觉跑到7:20,也觉得还算轻松。因为人太多,我们两在一起跑其实很困难,一不留神就找不到彼此了。我这时也觉得他好像跑的越来越快了,不想跑崩,故意没跟着他超人。他见找不到我了,便自顾自的消失在人海。
开始自己跑以后,我刻意感受自己身体的节奏,没怎么看表也差不多跑在7:25-7:30。不过在过了11迈的时候已经感觉有些疲倦,和自己说没关系的我已经习惯用疲倦的双腿跑步。这时想起林静说她家的狗狗会来第12迈加油,于是开始期待着,寻找着,反而忘记了疲惫。过半马计时器,知道自己跑的比预计的1:37要快一点。一方面暗自想着要是能继续这个速度,跑进3:15大有希望啊;另一方面又觉得心里没底,不知道接下来的上坡身体会是什么状态。接下来迎来卫斯理的尖叫隧道,妹子们竭力呐喊,空气中都充满着多巴胺。过了尖叫隧道是一个大下坡。上次我在这里就已经开始抽筋,不得不控制速度了。这次感觉比上次好太多,这使我信心倍增。我不记得下坡后马上是伤心坡前三连坡的第一个,只想着接下来会在第17迈看到家属,咬紧牙坚持下来。坡上虽然比平均配速慢一点,但保持着很好的用力程度。家属在约定好的地点摇着铃铛,大声给我加油,我保持微笑挥挥手大步向前奔跑。表演完一转弯迎来第二个坡,身体疲惫的我,刚跑了几步顿感艰难,一下子信心全无,在这个坡上不战而败。只好调整心态,不去看表,尽量找回节奏。
坡这个东西,如果我不告诉自己它难,它也就不难了。以前训练的时候经常因为上坡太兴奋而不自觉用力反而在下坡或者接下来的平缓时跑的更快。这次对坡的恐惧使我无法发力,即使到了下坡也没能赶回配速。我安慰自己说反正教练说最后五六迈发力就可以了,再等等看。到了第20迈,我用时两个半小时。冲击3:15的目标需要跑一个45分钟的10K。我记得我的10K PR大概是44分多。一个声音说,估计没戏了吧;但另一个声音说,谁知道呢干嘛不试试。于是努力回忆我训练时跑过的workout。想要复制我之前成功的workout并给自己信心。我看了手表告诉自己,我就跑个progression,每迈比之前快就行了,我以前跑过,现在也可以的。这时已经过了伤心坡,开始下坡。这一迈确实比上一迈快了10秒,我很开心,继续加速。但腿已经不听使唤,越来越沉重,大腿后侧也开始有抽筋的迹象。我开始恐慌,心里盘算着如何保补充电解质,糖分,和水。这也许使我多少有些分心,这一迈比上一迈慢了下来。但此时开始进入Beacon St,观赛的群众越来越多,呐喊声越来越大。我想到和我一起陪校长跑步的两个Lehigh的本科生说会在24迈给我们加油,又有了期待。不断地尝试加快脚步。
最后两迈我其实已经知道自己估计没法跑进3:15。但我还是想给自己找些新目标。这一迈能不能比上一迈更快?最后一迈能不能跑进7分?可惜最后一个小坡还是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打乱了我的节奏。我努力把笑容挂在脸上,听说这样可以降低自感尽力程度而跑的更efficient。过了这个坡不久就看到高架桥上Boston Strong的标语,告诉自己我也Strong,借着下坡再次试图冲刺。无论怎么尝试,腿就是不听使唤。此时我随着一大波跑者拐入 Hereford St,我的耳朵一下就快被呐喊声震聋了。栅栏后狭窄的行人道上挤着约有五排观众,很多人甚至坐在屋顶上观赛。短短的Hereford之后马上就左转进入Boylston St。这是最后的0.2迈。有的运动员开始展开双臂带着观众呐喊,有的跑者自己也开始大喊,不知道是因为兴奋还是痛苦。我一方面知道比赛即将结束而恋恋不舍,一方面集中注意力,想在这次比赛跑一个完美冲刺。在观众的呐喊声中我和其它跑者一起冲过终点线,以3:18:44的成绩PR。这让我向着3:15又前进了一大步。具体的目标也许是随机的,最想把握的是追逐目标的决心和为了不断提高而努力的过程。感激家人朋友的爱和支持!
程海光
"阳光洒在树上,风吹来,闪银光。街道宁静而温暖,钟走得好慢"。现在再回想起波马赛道上的感觉,我头脑中还是在回响着“清白之年”。
比起比赛过程之中的安然,赛前可真有些手忙脚乱。因为同学说,开车带我直接去起点,想当然的以为提前个50分钟到,肯定来得及。早上同学的妈妈热情的专门给我蒸了大馒头,我还不紧不慢的吃了三个半,碳揣得足足地上跑道。(铛铛铛,不要想歪了哈)。上车开了狗狗地图才发现,因为比赛导致的拥堵,路上比昨天看的要多花十几分钟。到了EMC停车场,看到大黄校车很充足,跑者们都安静有序的迅速上车,也还没着急。意外地和红色wave的老彭,张全同车,说起下车后的九转十八弯来,才觉得有点不安逸了。虽然好像只有三迈的车程,大黄车开了有十几分钟。我还和旁边的一位康州大哥故作轻松的聊了一会儿,看着车外缓慢后掠的美景,其实心里恨不得跳车狂奔。到站蹿下了车,向老彭告别,挥手不回头,开始溜缝快钻。我的wave的出发区的开门时间已经过了七分钟,而我还在人潮的另一端。志愿人员有经验又热心,看到我的号牌颜色,让我从隔离线钻过,又指给我方向。终于从停车场到了大草坪,随着人流一头扎进人海。运动员村里的发胶点和饮水点都有几个人排队,坚决pass。转过中学的教学楼,总算看到了出发区的入口,心态一下放松下来。一旦摆脱了不确定性,心里反而想开了,“晚一点儿又有何妨?说不定还能碰上后面的小伙伴儿呢。”转头看到大草地里整齐地长满了几大排厕所,足以让眼前一亮,能pass胶,pass水,可不能pass厕所!厕所漂亮量又足,虽然有人排队,但很快就轮到了自己做贡献。一身轻地出来,外面的太阳暖洋洋的,加上刚才的紧张,身上也已经微微发热。四顾无所求,于是走进出发区,郑重地把长衣长裤脱下,叠好,放进捐赠的袋子。前面还有0.7迈,疾走慢跑,正好热身了!待转过最后一个街角,就看见出发队伍了。作为如此轰轰烈烈的大马,以为起点会有亮瞎眼那种炫。到了跟前才发现,好平易近人啊,走着走着,不知不觉的,就过门儿了。这过了门儿,心里也就更踏实了,该想想下面的路怎么跑了。
上bus之前吃了两倍量的布洛芬,现在药劲儿已经上来了,所以伤痛不明显。用意识流把参与跑步的部件儿都内视了一遍,感觉都挺正常。好啦,可以开始佛系跑了。前半程多下坡,能跟着大部队的节奏,也不算费力,都不用看表了。因为赛前正经训练都没有两个月,心里预期比较低,对于哪段跑什么配速,其实没什么预案。本着省力原则,一旦觉得累一点,或者疼痛感加强,就减速慢行,以安全顺利完赛为第一目标。当然有好玩儿的一定都不错过。还没跑几迈,晓晨和Volkmar从后面赶上来,两句微笑的“加油”从身边划过,就蹦蹦跳跳绝尘而去了。我当时心里就想,“后面的小伙伴儿们加油啊,我在前面等你们一会儿哈。”又陆续见到几个穿着各式队服的同校师弟师妹,几句加油,擦肩而过。
赛道起起伏伏,眼前的跑者长龙一直延伸到远方。跑着跑着,进入一种飘忽的状态。四周的跑者都只是缓慢的移动,似乎是一种静静的陪伴。随之而来一种感激之情,感谢挚爱亲朋的大家来到我的身边,成为光阴长河里的同行者。脑子里循环着朴树的“清白之年”。本来是一首略带哀伤的歌曲,在明媚的蓝天和阳光下,只感到宁静与悠长。
天气好,加油的人群热情似火。看见小盆友们要hi5的,如果不影响别人,我就凑过去,也不知道是不是吓到了谁。几次想要撸狗狗,都怕突然减速挡到后面的人而作罢。一片高分贝的欢呼声中,卫斯理学院不期而至。来自这个女校的助威对于波马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仪式,而参与互动就是对这一仪式的respect。摘下手套,一路击掌而过,青春的笑容,幻灯片一样闪过。偶尔碰上一个势大力沉的,险些被震退三尺。
跑过11迈的里程旗,就开始四下留意贝克加油站,先后看到俩金毛儿,均不如贝克帅,就算老花眼也没认错。过了12迈,一眼发现长发飘飘的大帅贝和四个大帅哥,zz,新康和他家俩大小伙子,自带光环伫立路旁。拥抱,合影,那是必不可少的。帅贝最后还冲我叫了几声,以示鼓励。
过了贝克加油站之后,前面的节点就是十六迈了。到了十六迈,前面下坡的红利出尽,就要准备连续上坡的苦行部分了。不知道是因为出汗而药劲效力下降,还是之前下坡的冲击比较多,伤痛开始慢慢变得明显,不过体力上,还没有一点疲态,早上那三个半大馒头,杠杠滴。半马之后吃了一个自带的胶,算是未雨绸缪,不能等饿了再吃。后半程,开始有官方发胶点了。高大上的官胶果然不同凡响,果冻口感不粘牙,吞咽顺畅很多,即使不喝水,也能像人参果一样呲溜下去。上坡的路段,就有些跟不上大部队了。本着不走,不拼的原则,你再大的坡,我也给你耗上去。以躺平的心态迈开腿,居然也没慢到哪儿去。心里打着小九九,等下坡时,一定要找补一些回来。
几上几下,终于看到了伤心坡running shop,一个小小的乌龙在此发生。比赛的前一天,一位热心又不靠谱的同学,带我来到伤心坡踩点儿,很确定地告诉我,这个running shop就是伤心坡的顶了,还带我反着往坡下走了一段。当时我还想,这坡不算陡啊,也许在上了一串坡后,这才会感觉比较挑战吧。和几个同学约的加油地点,就是在这个running shop门前。所以,当转过大弯坡看到这家店时,心里已经舒了一口气。腿虽然是有些酸,但还是觉得有些余力,可以在下坡时好好爽一把。路边人山中的同学先发现了我,用力喊,让东张西望的我也定位了他们。然后是亲切击掌,拥抱,合影。在我还想看看是否照清楚了,要不要换角度补照时,已经被他们推出来,催我赶紧回去接着跑。亲童鞋们,有几个是上班间隙,不辞辛苦溜出来给我加油的,见到他们心里这个暖洋洋啊。当我告别同学,一路前冲,准备一览众山于眼底时,突然发现,怎么前面的人都比我高呢?怎么面前被这仰视不见顶的高墙挡住了视线呢?嘿嘿一乐,敢情最熬人的在这儿等着呢......
等耗上了坡顶,体力上感觉问题不大,心率和呼吸都没问题,但肌肉感到有点不得劲儿了。跑前老彭特意提醒我,下伤心坡时可能会抽筋。果然应验了。临阵磨枪,刚上坡时,发现被晃点,赶紧吃了个胶。从坡顶意气风发地准备把上坡失去的青春追回来,第一个坡下到一半就感觉左腿吃紧,后侧hamstring逐渐发硬不受力。到坡底缓了缓,停了一步做了一下拉伸,感觉稍稍缓解,于是打算收敛了一点接着挂帆破浪。接着又一个下坡,只几个落地,剧痛传来。缺乏训练的因果终于显现了。左腿实实在在地抽筋了,肌肉变成一个硬块,汗噌就冒出来了。不过刚刚绝望,马上就看到了希望:红十字就在坡底。我一瘸一拐地奔向医疗帐篷。立刻,两个姑娘迎了过来。虽然已经不记得模样,想必是极美的。我说肌肉痉挛了,用手敲敲绷紧的腿后侧。一个姑娘马上拿来喷雾,反复喷在腿上。另一个扶着我的手臂,让我能一只腿站一小会儿。我没有多休息,就瘸着回到赛道上。接下来几分钟,我感觉是见证了奇迹。大约只瘸了一两百米,疼痛感慢慢减弱,消失,甚至旧伤痛都感觉不到了。
刚才疼痛引起的肾上腺素激增,仿佛让我突然醒过来了,全身动力澎湃。接下来,就没什么大坡了,我开始调整状态,加大输出,把一路攒下来的能量,变成最后的抒发。进入市区,路旁的观众更是欢声雷动,每一步的弹出,都被呼喊声推出更远,再变成一次次的超越。这才是畅快的比赛,这才是淋漓的比赛。就这样,过了一迈,还有劲儿,那就继续,再来一迈。超过一个,再超过一双。看到了24迈,看到了40公里,然后是25迈。手表已经跳过了26迈,不再有任何保留,管他什么成绩,管他什么BQ,要的就是这最后的酣畅一冲。对着镜头,高举起手臂,I crushed it!
蒋伟 - 匆匆那年
很多时候,一句承诺,源于一声鼓励,或者是一句玩笑。
很多时候,一个约定,仿佛就在昨天,一转身,却已过了匆匆数年。
匆匆数年,波马的赛道上,以及奔向波马的赛道上,有你的汗水,也有我的故事,然而更多的,最值得津津乐道的是我们一起走过的共同记忆。
主演与路人甲
早在波马比赛前的一个月,就计划好了今年波马要边比赛边摄像。于是网购了大疆摄像机,并在三月底LOVE Run的比赛上也练了练手,不过水平有限,好的成片很少,地面脚面拍了一大堆,对于波马边跑边录没有太大的信心。
2022年波马,是大队长过去10年中的第七个波马之旅,大队长一直声称这也是他的波马谢幕之战,希望能画个完美的句号。
波马当日早上,与大队长、主席三人同行,从宾馆到运动村,我紧随二位跟拍,大队长浓眉大眼,气宇轩昂,一路上闭目养神,处于待机模式,妥妥的男主。主席则一路逗笑,各种挤眉弄眼表情包,鉴于和视频主题风格冲突,本来男二号的他被我活活地剪辑成了路人甲。I'm sorry 啦!
跑动中摄影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加上新手上路对设备不了解,边跑边摄影,还要不时地调整屏幕的聚焦点,再加上左右寻找可能认识的同伴,半程之后就感觉脖子酸痛,难以扭动,我也不知道是怎么顶着脑袋跑到终点的,听说过跑马腿抽筋的,有没有听说过脖子抽筋的?终点聚会合影里面我高高地仰着头,实则是脖子无法扭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
2021年的秋波马,出发前商量好了和老黄、林靜一起出发,然而由于坐摆渡车的时间偏差,没能在出发前遇到,尽管没能一起出发,却在12迈处有幸与贝克合影。他可是12迈的赛道边最靓的仔!
今年波马前调侃,如果这次能在赛道上遇见,一定还贝克一张全家福合影。
这次波马,本来计划好和魏老师、林老师一起出发,一起完赛。结果魏老师一开始就没有找见,林老师13迈之后由于小腿抽筋也跑在了后面。所幸最终魏老师强力PR,林老师也坚持完赛。两位老师用他们的努力和坚持证明了果然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不一定出现在起点和你一起出发,但是总会在终点相遇。另外,今年感到欣慰的是心愿得以实现,还了贝克一张全家福。这要多谢纪主任家领导,完美地捕捉到这样的温馨时刻。
四马难追
四月份,赛事频繁,几乎每周都有比赛。一般来说,大家都是选一个比赛,认真训练,为目标而战,不过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
2018年的波马,风雨交加,天气极端恶劣。那一年,大队长不仅在波马上强力PR,而且马不停蹄,以每周一个比赛的节奏,又接连跑了特拉华的海岸马、加州的大苏尔、和宾州的匹茨堡马拉松,何等的神勇无敌!依然清楚地记得队长在那年海岸马的比赛上,做为官兔,在每个拐角相遇的地方为我呐喊、见证我BQ的情景。
今年我也突发奇想,踏着队长的脚印,尝试一下连续作战的酸爽。跑完波马、再跑海岸马和匹茨堡的比赛,算是检测一下耐受力以及快速恢复疲劳的能力,并且也复制了一下队长的操作,海岸马上做一把官兔。
由于大苏尔在时间上有冲突,算是少跑了一个,队长的四周四场比赛已为陈迹。一骑绝尘远去,空余四马难追。
快乐的可乐
初识翔哥是在2015年特拉华的比赛上,翔哥跑半马我跑接力,后来就常在福吉谷一起跑步,也梦想着一起跑大满贯赛事。
清楚的记得那是2016年的夏天,和队长、翔哥一起备战当年的纽马。炎热的夏天,每次龙润之后,都会相约去Washington Chapel旁边的一家便利店,翔哥请客喝上一罐冰镇可乐,有时候再来上一块甜甜的brownie。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过的太慢,那种感觉,舒服。
三人一起完赛了纽马,队长鼓励好好训练,一起再去跑波马,后来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有机会再一起比赛。这一去就是六年,再一次同框竟然是六年后今年的波马。相互调侃,曾经的精神小伙和曾经的胶原蛋白,然而翔哥依然头发乌黑茂密,幽默风趣,喜欢可乐。
后来......
跑步,即可以自得其乐,更可以与友同乐。波马,可以是目标,也可以是起点。在日复一日的跑步比赛中,我们收获了健康,同时也加深了友谊。
今年的波马之行刚刚结束,明年的波马之旅却已经开启。队长尽管今年波马赛道PR啦,但不知道是画上了句号呢,还是一串省略号,我觉得是个问号,毕竟波马赛道一起PR的约定只完成一半啊!翔哥首波马行程太匆匆,对于波马比赛不同赛段的状况以及不同策略之应对,要不要明年再来体验一下?老黄已经是波马的五朝元老了,然而明年波马之行我们离不开黄氏拌面和黄氏脱口秀的陪伴啊!还有,连学主席明年波马视频需要你来领衔主演,不仅可以具体展示一下咸鸭蛋的效用,更要强者归来,波马PR!
春天是一个适合挖坑种草的好季节。
May the road rise to meet you.
May the wind be always at your back.
May the sunshine warms your face.
The rain fall soft upon your fields.
And until we meet again, may God hold you in the palm of His hand.
126届波马参赛者名单:
颜连学,蒋伟,林静,郭晓晨,纪颖,李宝庆,黄凌毅,魏洛刚,彭小航张全夫妇,刘翔,易芳,程海光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