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飞狐跑步爱好者的故事


翁乃栋

前言: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大诗人“再别康桥”的乐曲在我耳边回荡。大诗人纤纤玉手轻轻地一招,一赋佳诗跃然而出。我也轻轻地招招手只觉得时差还没倒过来更何况写什么年记。前两星期我们飞狐跑群的宣传部长布置任务要求并点名我们每个人都写一下2017关于跑步的感想。咱飞狐福吉谷群里人材济济,是神仙辈出之处,能文能武的跑者太多了。本想偷个懒 ,一来我非文学青年且从1987年起就没有写过正规的中文文章。二来我本人也没有什么跑步实力,算不上是跑者,最多也只能凑数算是个爱好者。群里很多后起之秀练上一两年成绩早已超过我老翁,理论上实践上都很优秀,并且美文写得极好。我到现在也没有遵循过一个训练计划,是属于自由散漫之人,实在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经验和大家分享。但是正巧这次参加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比赛,有幸为一些几乎被关门的跑者加油。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也就斗胆立下军令状写下一些自己的跑步感想。

好在这两天加班加点工作将积下来的工作赶得差不多了。中午天气不错,想着既然也写不出什么东西还不如去外面跑上一圈。清新自然的空气或许会冲开这中老年人的思绪。沿着熟悉的小道迈开脚步向前,慢慢地不知不觉中那种久违的平静和一种只有在进入跑步高潮的时候才能得到的快乐欣然而起,即使是在最后1.5迈七分以下的配速也没有气喘吁吁,思维异常地清晰。这已是很多年以前的感觉了即便是那么的短暂我也要为之欢呼。我的故事就从这儿开始。

一个人的故事

人到中年,我们的家庭生活和许多中国家庭一样,那就是围绕小孩子的活动来进行。偶尔我也会出去跑几步路,但是从来不会超过5公里,速度也不会快于10分钟一英里。Helen也会出去走路,应该说我们的活动量不算多但也有一些,可能比一般家庭还稍多一些。 感恩节时的火鸡跑或者圣诞节的叮铃铃(jungle bell)跑可能就是我们全家的跑步运动了。

在2007年经过几年的不运动和增加体重乃栋开始了他万里跑步的第一步。当时还想是不是哪根神经错了,可能是中年危机吧。不过实在是不满意自己近两百磅的体重,也就无论如何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坚持下去。新年决心的事基本上每年都做, 到二月初基本也就忘了,所以也没有抱太大希望。  以往跑步三天晒网两天打鱼。咱那时也没有跑群打鸡血或灌输心灵鸡汤,全靠自己。好在通过跑步加上一些力量训练三个月后体重明显下降,具体记不清了可能降了二十来磅。可能那就是当年的鸡血,要是真的没有这当年的最初阶段的自我安慰也许就不会再跑下去了。

传说中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正好在我这体现了。刚跑完了一个五公里就一觉醒来觉得自己可以跑马拉松了。马拉松不就是八个多五公里吗,初生牛犊不怕虎呀。 那时候我什么马拉松训练都不懂,什么速度跑,什么LSD,到我这儿全是一样的速度。更不要说什么训练计划,跑前补充碳水化合物跑途中加能量等对我来说全是文盲。不要说是佳明表了,我连沃尔吗的八元手表都没有。跑步全凭感觉,一些坏习惯都是当初养成的,现在想改还挺难。现在入跑群的真好呀,不光有鸡血各类心灵鸡汤喝,还有队长,教练,大牛和各资深跑者二十四小时一周七天解答疑难问题。每周也有群跑,应该上跑很快也少走了很多弯路。野心大归野心大,不过我还是先跑了个半马,大概是1:55。2008年的深秋在宾州的哈里斯堡我完成了自己第一个全马,好像是3:55,前半程不到1:45,后面走了不少。可以想像当时对跑马是多么的无知。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要是全懂了(特别是撞墙这一说法)我可能迈不开第一步,不要等你全懂了才开始干。

跑完了第一个马拉松后就进入一个困惑期。一方面功成名就了进入社会的百分之一可以有夸口的东东了(好像当时有很多关于百分之一的讨论,那是和收入有关的。咱们这百分之一是指即使是在跑马大国美国,也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人跑过全马或半马),另一方面觉得要是停止了跑步会不会又回到了旧我。挣扎了好一阵子。最后还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又进入下一年的跑步,实际上对跑马的训练还是一窍不通。冬天跑步的时候没有预热就出去快跑,把左边腿后肌肉拉伤了,整整一个冬天都没有办法跑步。既然2009春天的半马也报了就只好在训练房里做做其他运动了,像划船自行车等。半马前大概两个星期左右才开始恢复跑步,根本没有对在新州的半马抱任何期望,不想在没有任何包袱的情况下居然跑出了半马的PR(1:36)。从那之后开始对跑步运动有一些更多的了解,也订了“跑者世界”。可是我还是没能按照任何训练计划来训练,好在整个2009年没有其他伤痛。当年11月在哈里斯堡全马跑出了个人PR成绩是3:35:59,当时离BQ还差五分钟 (BQ的时间以后改了,要跑至少快六分钟才行),途中还去了厕所,自己觉得还有潜力可挖,雄心勃勃准备好好训练来年BQ。没有想到这一来年就是几乎十年之后,这是后话下面再谈。

虽然有了BQ的非份之想训练也还是不太理想,按说也该去找个大牛的训练方案进行14-18星期的训练,但我还是找各种借口,一会出差一会探亲再加上上班来回每天要两个小时,然后回来就不切实际地大量训练导致受伤。2010年也就注册了一个马拉松,是在新州海边的。实际上八圈,绝大多数人是跑马拉松接力赛的。别人八个人跑我一个人跑,很难控制好速度,最后好像是3:39。2011年报了两个马拉松。在春天举行的新州马拉松前生病了一些时间,可能是休息得比较好,跑出去速度控制不好,自己觉得像飞起来一样。本打算是3:50完赛,跑了几迈后就跟上3:40的兔子,然后一路快跑居然在半马处赶过了3:10的兔子。在23迈处看到时间是二小时五十多分钟,自己的非份之想就来了,只要最后能跑10分迈BQ就稳稳的了。这种想法真的也就持续了几分钟就被当头一棒击醒。最后走了近三迈,小腿肚抽筋每一步都很痛,最终3:48完赛,但是我根本没有想到这是我未来好多年最后一次无伤跑全马。


一家人的故事

转眼到了2011年秋季。那年的夏天不算太热,训练也还算正常,那时我还在强生新州Raritan上班,夏季也参加了一些在Rutgers大学附近的五公里越野跑系列赛,得到了年龄组的总分第三名。费城马拉松前三周进行了一次24迈的模拟比赛,配速也在七分半左右,心想这次可能会出好成绩。不巧的是比赛二周前突然右胯关节疼痛难以坐下,勉强参加了费马以3:41完赛。Helen参加了费城半马,好像2:10左右完赛。以往Helen都是帮我拿衣服给我鼓劲,这次亲自上阵,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缺席过半马或全马了。

2012年是我跑马生涯中最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它赋予了我全新的挑战,回过头来看我真的要感谢这种挑战,但在当时看来我是很有压力的,几乎放弃了再跑马拉松的念头,走路都很难还要跑?事情是这样的,到2012年春天胯关节疼痛基本已好,和2011年一样夏天的训练也挺顺利,一切就都像2011的模式,感觉不错就偷偷地给Helen也报了个哈里斯堡全马,回到家里等着挨骂。Helen想了想还是说“我行吗?”我的回答似乎是“你都跑过两个半马了加起来不就是全马了吗。不就是这么简单的算术吗”。说完之后我自己也找不到北了,这不就是白日说梦话吗。跑过的人都知道这绝对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要不怎么会有这么多人撞墙。好在Helen和我一样,没有去研究过全马和半马的不同,也没有跑群里的大牛来纠正。出于对老公的绝对信任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被忽悠上了。跑马当天还感觉很好,没想到的是我穿的袜子来找麻烦了。这是一付新的低显的紧脚祙,当时气温较低,刚跑几步就觉得右脚底第三和第四脚趾间不爽。跑到一半不到时突然痉挛,只好停下按摩一下。这样跑跑停停加按摩,最终不到四小时完赛,Helen不到五个半小时完成她的首马。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全马,这不光是她的首马而且是下面几年支撑着我继续跑步的主要动力,既然Helen喜欢上跑步夫妇俩人做同样的事多好呀。回来检查后发现是脚底神经原过于兴奋,是一种神经瘤,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开刀手术可以暂时减轻痛苦但愈后发作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神经瘤,好在Helen是学医的懂点按摩手法也就用上了。

得神经瘤的第一年一跑步就疼,速度掉了至少10%。记得在2013年跑进九分迈都难,跑得慢也给了我很多和Helen一起走/跑的机会。Helen走得比我快所以我得时不时地跑几步赶上她,就这样2013年我们没有报马。2014年情况悄捎好转,可能是我已经比较适应在疼痛中跑步,跑步姿势也改变了,右脚从全脚掌着地改成了后脚掌着地,这样脚前方的神经瘤受压减小,虽然跑步的效率差一些但至少可以又跑了。深秋,在树叶变得金黄的时候我们又顺着Susquehanna 河跑了个哈里斯堡全马。Helen和两年前成绩差不多,我好像还是近四小时。速度跑和BQ当时来看已经是遥远的梦想,能够坚持跑下去就是最大的心愿了。

一群人的故事

2015年因为工作忙并且合肥家里有事就没有好好训练,跑了春天的在费城的爱之半马及秋天在Delaware 的Run for Buds 半马,全马没有跑。2016年以前我既没有跑表也没用微信,基本上就是一个人或二个人的跑步天地,偶尔会和我们部门的一个美国同事跑一小段。2016年春天第一次上了微信和史翠花,眼界大开,发现有这么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通过微信和史翠花,认识了很多本地和外地的跑友。咱飞狐福吉谷的小伙伴们更是相互支持,群跑不断新人辈出,不少新手不到一年就全马破四。

到2016年下半年哈里斯堡全马之前我左右脚都有伤,拖着两条伤脚做了回Helen的私兔,第一次感觉到跑马也不是一两个人的事情了。每次有谁跑马整个跑群里的人都像是自个跑一样,主意点子鸡血和所有的经验教训都无私奉献。我也把Helen跑步的照片第一时间发布到群里,这里记录的是我当时的心情 “第一次当私兔。第一次当私兔没有经验. 前面半马居然是顾客今年的最好成绩。当私兔的好处是可以到处照照像随时发发微信,向组织领导随时报告最新进展,顾客挺满意,比四年前自个跑快了近半小时。我呢第一次破“四”,不过顾客满意最重要。只是我还是不甘心,趁要给顾客照像最后冲刺了半迈。顾客已约定明年的柏林或旧金山的马,看来我还得继续破“四”。没什么,顾客最重要。”

这种一两个人跑马一大群人疯狂类似集体中邪的马群综合症愈来愈严重,到了2017年这已演变成一大群人跑马一大群人疯狂的类似地球未日马群狂操症,不受地点时间天气限制。对于这些得了绝症的马来说没有好天气坏天气之分只要有天就有气,只要有气就能开跑,不幸的是我也被深度感染。

2017年三月份的Virginia Beach 马拉松就是对这样一群无药可救马人们的考验,飞狐五将参赛毎人完赛。当时的感觉是我们真的很有病 (我除外因为就我还能分辨出坏天气)。当时的记录:”今天早上在Virginia Beach 和飞狐跑队的小伙伴一起跑Shamrock marathon. 飞狐的五狐上将一起出动。尽管天公不作美。大风大雨冰雹加暴冷。在大都数人改跑半马或没完比赛的情况下五狐上将互相鼓励在李队长的带领下都顺利完赛。这是李春升的首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接近四小时看来破四指日可待。看到他成为跑马的一员时激动得泪流满面真为他高兴,也想到自己十年前首马的情景。虽然自己的成绩不理想但是能在十年之间一直保持在四小时之内(给领导当私兔的一次除外)也很满足了,特别是在脚伤没全好训练不系统下(给自己找借口)。不足之处还是训练不够,针对性训练更不够, 特别是对坏天气。最后还是要感谢各群里的跑步的还有不跑步的朋友。诸多鼓励在此谢了。Happy running!

夏天来了,按理说应该是跑步训练的最重要时期,因为儿子是骑车的所以就把跑步的时间分了一半给自行车,这样就有多多的机会和儿子在一起。实际上骑自行车也是不错的运动呀,特别是骑上坡路, 不进则退。我们一起骑过一次200公里,一次100迈,还有很多次短些距离的,发现以前跑步的时候的短板大腿前侧肌肉群有明显改善。

一眨眼就到了秋天了,Helen和我及群里的刘教头去柏林跑马,柏林马拉松是全球六大赛之一。德国的气候九月份就凉凉的了,应该是出成绩的好时候。柏马路很平,世界马拉松的顶尖纪录大都出自柏马,当然那是对顶级赛手而言。既然来到了柏林咱自然也不会放过访亲探友的好机会。当时的记录 “柏林 - 有朋从远方来。大学老同学特意驱車从汉堡过来,深情厚意!女儿可爱之极,老同学特选柏林有名的外婆饭店品尝德国绿啤酒和猪蹄。老同学精通德国的人文历史景观,每个景点的来龙去脉历史典故娓娓道来。最后两张一般游客肯定不知, 一张是二战苏军攻克柏林时的枪弹痕迹,最后一张是东徳时期苏军将士长眠记念馆。据说有长明火和苏军卫兵。柏林墙倒后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以3:46:59完赛,是从2011年费城马拉松以后的最佳成绩。五十岁后的PB (大概七分钟)基本满意。  小小的遗憾是开跑前去陪领导上WC排队太长,错过了我该起跑的时间。排在后面起跑人太多每到转弯处和水站基本得都停下来。总共有近六万人跑柏马,到后面走的人也愈来愈多。要绕过去也化时间,不过这样也好,全程下来没有一点要"hit the wall"的感觉。就是天份不够训练不足最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坚持吧,当时想能保持这样再过五年就能Q个什么著名比赛了。

没有想到BQ的幸福感很快就两个月后11月19日在费城马拉松实现了。当天实际上风不小,只不过是体力分配较合理。后半段没有掉速太多,咱们飞狐福吉谷的各路神仙大都发挥水平,完赛后在朋友圈将太太大大地夸奖了一通:“本来想波士顿马拉松赛BQ是愈来愈远了。自2009年3:35:59PR以后各种脚伤不断,特别是2012后的右脚底神经过度增长使跑步非常不适。感谢教练不离不弃鼓励如高超按摩手法,这两年终于有好转。还要感谢跑群里的小伙伴鼓励,一些至少还未见面但曾似相识。还要感谢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的支持,今天终于在大风(27 mile per hour gust to over 40) 超BQ二分多一点,虽然也不能保证能够被选上至少可以不用再说我曾经就差几分钟就BQ了。实际上跑步也不是为了BQ跑得开心快乐幸福就好。”

Helen 在柏林马拉松赛上创造了她的PR (5:03). 费马成绩也不错 (5:17)
本来费马应该是今年的压轴戏,准备12月份去中国看望母亲和岳母,想着要是能再加一个马也不错。十二月份中国的马拉松大都已结束,剩下的大多在南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12月中旬在苏州。苏州是Helen和我很熟悉的城市,我们的母亲都是在苏州长大的然后一起去上海读医科再一起分配到安徽。我在苏州读了四年多小学,玄妙观是我小时候逃学的去处(不太多,好像有二到三次)。那时母亲在安徽淮北农村医疗队,父亲在东北大兴安岭当骨科医生,我就随着外婆在苏州上小学。现在我们每年回去也会到苏州旺山去看望以前一起工作的老朋友。就这样我们报了苏马,把老朋友也忽悠进去跑他的首马。

其实这次Helen和我跑苏马的当天还在挣扎是否应该弃赛。前面拉肚子发烧了好几天已基本无什么体力跑马,但想着这么多亲朋好友来助威,老朋友也被我忽悠进去跑首马就抱着试试看上去了,不想跑出一趟最有意义的全马。成绩不是主要的,前面半程还可以,后半段基本上一喝水就肚子痛,走走停停跑跑安全完赛。第一次和这么多中国的跑者一起,组织和素质都很好,没有人在水站或者转弯处推人,大家都互相帮助谦让,特别是在终点的爱心人墙真是暖暖的。 我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那些不放弃的跑者虽然可以有万般理由上暖暖的空调車。也要给很有人情味的压尾车点赞,硬是降低速度拦住收容车让小伙子通过终点,一激动就写下了下面的感想。

“献给跑在收容车前的跑者 - 苏州太湖国际马拉松赛12-16-2017。当日天冷风大关门时间短(6:15)。

你们是真正的跑者,
肯定也是生活中的強者。
有我熟识的,
但更多是从未见过的跑友,
毎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坚强。
我看不出你们有什么痛苦的表情,
尽管收容車愈来愈近。
我拚命地为你们呐喊加油。
你们也努力地回响:
“胜利就在前方。“
苍天有情,
连压尾的警车好像被感动,
有意地放慢脚步。
勇士们冲过终点线。
满目泪流在亲朋好友,
和众人的山呼中戴上奖牌。
一瞬间我突然明白 -
你们才是真正的跑者,
人生的赢家。”

结语

漫长的十多年的跑步生涯中,从一个人,到一家人,到一群人,只有对跑步的挚爱和家人跑友的互相理解支持才将我支撑到今天。或许我今生今世不会成为飞驰的骏马,或许我终将平凡,但我的初衷依旧不变。不改初心,方得始终。Happy Running!  最后以两句名人名言为共勉:
The winner ain't the fastest one, it's the one who refuses to lose. --Dale Earnhardt
胜利者不是跑得最快的人,而是拒绝认输的人。

There is no failure in running, or in life, as long as you keep moving. -- Amby Burfoot
只要你不停下来,跑步或人生都没有失败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2025 飛跑 | 星光熠熠, 闪耀伦马

Road to Boston

2025 · Jim Thorpe 飛跑在山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