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首马记

希敏


2017年11月5号早6:30,阴天,10度左右曼哈顿高楼中间的穿堂风,有点冷。脑海中想象过无数次的纽马就是今天了。
两年前设了一个小目标,跑马。在拿学历找工作结婚生子之后,马拉松就是今生最想完成的一件事了。因为喜欢,喜欢跑步,喜欢挑战。第一年从15K,10迈到半马,虽然距离在拉长,成绩进步却很缓慢。今年年初在同事怂恿下报名纽马,3月份幸运地拿到入场券(百分之十几的中签率),认识到怡情跑解决不了问题了。比较系统的训练是从加入飞狐之后,最近三个月的事。
地铁上不少人都是去跑纽马的,5万多参者,碰不到才怪。地铁口,渡轮码头到处是荷枪实弹的警察,有的居然还挂着小型冲锋枪。前几天的恐怖袭击让父母也很担心,电话里听出他们想说没说的话:这比赛咱不去行吗?坐上驶向Staten Island渡轮,开始思考人生。想到父亲病情突然恶化,已是泪流满面。一边心怀内疚,一边感慨还能有幸参加纽马,头脑陷入了一种混沌状态。所以整个纽马自己一直没有很兴奋,都在不悲不喜,不快不慢的基调下进行,现在想来也不见事。

下了轮渡,等待比赛的大巴。各色人种各国语言,大家井然有序的缓慢前行。这是跑名牌马的特色和代价了。作为世界六大满冠之一和最大规模的马拉松,纽马以人多,桥多,坡多著称,而且到赛点要饱受车马劳顿之苦。冷风中足足站了一个多小时,才坐上大巴,半小时后到了运动员村。进村后土人有点傻眼,只研究了跑步路线和到跑点的路程,没想到运动员村还这么大。蓝,澄,绿三个分部,想象中的有吃有喝有帐篷休息的地方在哪儿啊?与跑友发信打电话,因为都不熟悉环境,通讯信号不好,遗憾没能见到。只好自己摸到入场口等着了。站了那么长时间,腰都快断了。坐下休息,吃了香蕉和bagel。话说赛前三天加碳,开始还很欢乐地无内疚感地狂吃米饭,面条和面包,吃着吃着就吃出陈佩斯吃面条的感觉来了。后来索性躺在草地上,庆幸带了毯子,铺在地上,闭目养神。这时刘教官已经发微信提醒我要开跑了,可惜信号不好没收到。恍惚间听到第三次炮响,看到Verrazano上下两桥成千上万人头攒动呐喊着跑起来了,场面非常震撼。正感慨着,突然一想,那不会是我出发的一拨吧?赶快扔掉外套毯子开始热身。事实证明我的确错过4小时一拨,跟530一组11:00出发了。如果说原来还有1%可能跑进4小时(在耐克用来破二的辅助条件下),现在从530冲到400,我得赶超多少人呐。队长那样的神人可以,菜鸟我就断了那个念想了。

听完高亢的歌声,在第四次炮响之后,随着千军万马我迈出了纽马第一步,沉着镇定。第一迈上桥,穿梭在人群中寻找节省体力的赶超方式。Garmin显示10:50,比预计慢了一分钟(官方时间9:45,出入很大,大概人多信号互相干扰)。幸好我当时心情没受什么影响,死*不怕开水烫啦。第二迈下桥跑出8:08(与官方记录又很大出入)。天已经开始下蒙蒙细雨,凉爽舒适。一路寻找身材姣好,跑姿标准的帅男美女跟跑,超越,再找,再跟,再超。有时与另外一个跑者会并排跑一会,就象熟识的朋友,减少了很多孤独感。

雨越下越大,但是没关系,训练时啥天气没碰到过,严寒酷暑,风吹雨打,这点雨算什么。调整跑姿,调整呼吸,心无旁骛,继续前行。除了桥上,纽马42公里随处都可见加油的观众,呐喊摇铃敲鼓奏乐,堪称42公里长的派对。很多人举着各式牌子,比如:从这里到终点,打车Uber只要$40.5;不管你多慢,都比公车快!
5迈过后,担心的足底筋膜炎没犯,心中暗喜。好景不长,
右腹岔气,之后为了追一个粉色紧身袜跑得太急导致左胸促疼,还有最后5迈小腿有抽筋迹象,训练中出现过的问题都相继发生了。比赛就是一场考试,成绩好坏由训练,准备工作和现场发挥决定。对于这些问题我有相应的对策,所以比赛的时候还算坦然面对。
第一个半马2:00完成。两个月前摇滚半马用了洪荒之力跑进两小时,这次轻松就跑到了。就像研究生过资格考试,过之前觉得比登天还难,考过之后类似的题目就觉得很容易了。这时福吉谷微信群里开始现场直播我跑马进程,大家为我加油打气可能还捏着一把汗。感谢你们,亲爱的伙伴们,最铁的感情中,同过窗扛过枪,还要加上,一起跑马同过框!


过了Queensboro大桥进入曼哈顿,欢呼声震耳欲聋地动山摇,有点鸡血,但是人太多几个拐弯处路窄,跑不起来。索性和观众互动,击掌欢呼随着现场音乐摇摆。跟几个小朋友击掌,轻轻柔柔怯怯的感觉,让我就立刻想到女儿了!再跑3迈就能见到她们啦。心里默默唱着她们教我的歌:I won’t give up, oh I won’t give in,跑过最长的3迈,在18迈处老远就看到穿着黄色红色雨衣的双宝,跑上去拥抱她们,亲了一下她们的额头,告别满眼欣喜和骄傲的老公,无比轻快地跑走了。之后老公说宝贝们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说自己太腼腆,没能给妈妈好好加油。



又过了两个桥,到了21迈水站,又见到亲人了。飞狐志愿者穿着绿色雨衣,忙碌倒水递水送到每个跑者手中。认出一个一起跑摇滚半马的美眉,跑上去熊抱,在美眉反应过来之前就跑了跑了......
20迈以后都是新的历程了。训练最多跑到20迈。路边零零落落有一些跑者停下,慢走,做拉伸。我最后一个20迈跑得特别艰苦,记忆犹新。请了半天假,独自一人大中午大太阳沿河边跑。准备不足,没带水没带胶,Garmin没电,弹尽粮绝。连续16迈没有一滴水喝,脑子已经不清晰了,眼睛却象鹰一样在找水源。幸好18迈处找到饮水机,不然大家会看到这样的报道:昨日有一奇怪的女子,不抢钱和包,专抢路人手中的水瓶。在这种情况下我都一步没停,跑完后就感觉内心更强大了。



20迈以后马拉松才真正开始!速度已经加不上了,但也没掉很多,就这样不紧不慢,不喜不悲地跑下去。23迈处又见家人,这次她们远远就向我挥手。跟着跑马的妈妈,娃儿也快速成长起来。

进入中央公园就是最后3迈了,环境优美,感觉不错,跑过一道道里程门,24迈,25迈。到最后0.3迈拐弯处,心想冲吧,就是现在跑崩,爬也能爬过终点了,于是加速冲过终点线。Finished with a smile, and do it again!跑友的总结真真是我当时的想法。完成时间:比Shalane Flanagan (女子组冠军)慢一点儿,比队长给我的任务快一点儿 4:08:49;平均配速9:30分钟/迈。有完成目标的成就感,也有没有跑死的遗憾,这就是我的纽约首马。


努力是无限的,能力是有限的,用无限的努力突破一个又一个极限。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2025 飛跑 | 星光熠熠, 闪耀伦马

Road to Boston

2025 · Jim Thorpe 飛跑在山水之间